RSS 订阅当前论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关于教育(理论研究)   只看楼主留言
 
绿衣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杰出贡献奖   元老勋章   特殊贡献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11
积分 10442
帖子 8145

来自 上海浦东
状态 离线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关于教育(理论研究)

最近突然喜欢上教育学。。。而且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和教育有关的。这个文章不错,推荐给大家看看,尤其是父母们

http://www.pep.com.cn/xgjy/gdjy/gflt/200802/t20080229_447322.htm

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教育(之四)

──“潜在课程”的道德蕴义

三、“潜在课程”与道德教育



学校课程不管是显性的或潜在的,都包含基本的道德信息。学校中的许多方案,如生活教育、公民教育、生涯教育、和平教育等,都直接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宗教、伦理、公民等科包含了许多德育的内容;社会科、艺能科、语文甚至科学、数学等教导许多德育的意义。学校的非正式课程,如课外活动、辅导与咨询体系、运动竞赛等也是德育的手段。学校的潜在课程,如组织气氛、学校文化、行为规范、典礼仪式、权力分配等,都充满了道德的意义。在学校中,关于儿童的个人、社会发展的所有经验上,可以看到德育课程。



但影响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是“潜在课程”。如Greene在1983年所说:“潜在课程不管是指‘非意图的学习状态’,或指‘社会控制’,或‘与不平等的经济关系结构有关的交互作用的类型’──都包含规范的或道德的因素。价值、德行或理想的行为方式等在有意、无意之间,都经由社会结构、环境和知识分配的方式等而传递下去。”



那么,“潜在课程”的概念为何?其道德教育的意义为何?以下加以论述。



第一个使用“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个名词的是Jackson(1968)。他分析教室生活的社会结构指出:教室生活具有群集(crowd)、报酬体系(reward system)和权力结构(power structure)等特性,而且这些特性形成3R’S,即规则(rule)、规定(regulation)和规律(routine),构成教室生活的基础。这些不明显的(invisible)学校特征构成独特的学校气氛,成为一种“潜在课程”,学生(及教师)为了满意地适应学校的生活,非熟悉它们不可。“潜在课程”可能与学问的要求──即正式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的要求相对立,但它们在很多方面是互相关联的。Dreeben(1968)也强调:儿童从学校之组织特性中获得的“潜在课程”比“显性课程”更有助于社会规范(social norms)的学习。亦即:儿童在适应学校的制度特征、角色结构,或教室活动、情境中习得了社会赞许的价值,如独立、成就、普遍性和特定性等,而道德教育是达成价值一致和社会稳定的手段。因此,“潜在课程”是将儿童由私人的生活引导到成人的公共生活的环节,是分配工业化社会中之有限报酬的基本因素,是功能性的。



Jackson(1968)和Dreeben(1968)采取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强调“潜在课程”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使教室中的学习更为有效,而且“潜在课程”与成人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是一致的。他们都没有从“潜在课程”在维持阶级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的、政治上的重要性来探讨。另一方面,反学校论者如Illich(1971)、Reimer(1971)等人对“潜在课程”采取比较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潜在课程”养成被动的习惯和社会顺从,毫无思考的消费主义,并损伤人的个性。Illich(1971)说:“‘潜在课程’教导学生:经济上有价值的知识,是专业化教学的结果,社会上的资格决定于在阶层化的历程中取得的名次。‘潜在课程’把显性课程变成商品,使它们像财富一样,在最安全的形式下获得。但知识和财产、自治、遗传等不同,它不接受任何挑战。”结果,学生被学校化了(schooled),接受学校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丝毫不加怀疑。因此,学校的“潜在课程”增强了柔顺、盲从、保守等特性,不仅不能促进社会流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更加深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合法化了社会阶层的存在。反学校化论者虽然承认了“潜在课程”在政治上的影响,但忽视了人的本性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因而坠入了理想主义的范畴,而且缺少了适当的教育的政治经济学,不能解释“潜在课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必要的一部分,这不是乌托邦式的信奉反学校化就能解决的。而从这个观点来研究“潜在课程”的则为新马克斯主义者Bowles和Gintis(1976)的符应理论(correspondence theory),强调学校教育的规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持之间的关系,即学校经由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维持并再制了资本主义所需的社会关系,如竞争、评鉴、阶层性的分工、官僚的权威、顺从、工作的片段化和疏离化等。这些技能和态度的再制,适应学生将来的分化的工作角色;隐含在教育的形式、内容、组织和评量中的都是一种信息系统,约制学生去适应守时、清洁和顺从等特质,而这些信息系统因阶级而异,上层阶级的学校鼓励成就,下层阶级的学校则注重低技能和低自主性的行为,“潜在课程”就是学校生活中的自然的、日常的特征灌注学生这些行为的过程。



Bernstein(1977)和Boudieu(1973)的文化再制论则超越经济再制论,强调文化(和教育)不是生产关系之外的现象,而是一个自主的领域,不同阶级的语言和知识引导儿童到不同的教育途径,学校合法化了既有的优势团体的语言和文化,因而再制了现有的阶级结构,维持了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不平等的分配。



由此可知,知识的选择和分配不是价值中立的,不是工学能解决的,而是阶级、经济的权力、文化的权力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是显性的、潜在的价值冲突的产物。Apple(1976)说:学校中的知识形式,不管是显性的或潜在的,都包含了权力、经济资源和控制间之相互关系的问题。因此,组织或选择课程知识的标准是依据广泛的知识体(knowledge set)和组织的原则。这种选择,即使是无意识的,都依据教育者思想或行动之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前提。



于是,知识不均匀地分配给不同的阶级、职业团体、年龄阶层和拥有不同权力的人。某阶级能接近其他阶级分配不到的知识,某些团体只能接近其他团体分配剩余的知识。“缺乏某类知识表示此一团体未拥有某种政治或经济的权力。”文化财产的分配和经济、政治能力的分配和控制是密切关联的,而“权力”是分配的主要关键。



但“潜在课程”不是单一的,是复数的,其间充满许多矛盾,这种对立和矛盾打开了师生抗拒社会控制和压制的空间,创造了变通的文化形式,这就是所谓的抗拒论(resistence theory)。霸权的意识形态和实际在本质上是冲突的,因为文化是活生生的、产出的,学校不只是主流阶级按照自己的利益教导、组织并控制学生的场所,学生也不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地发展与学校对立的规范和倾向,因此学校是冲突、斗争和妥协的场所。抗拒论强调动能(agency)、抗拒和冲突的重要性,要发展批判的意识和教育学的希望。所以“潜在课程”不仅是再制的,更是转型的(transformation),要朝向解放、个人尊敬和社会正义。



抗拒论提供可能性的文化空间,师生不是资本主义逻辑的傀儡,教育系统不是在适应资本主义的秩序,结构功能的再制论将学校视为适应的、再制的场所,忽略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中的对立,忽视斗争和争夺的可能性。“潜在课程”包含不同的利益、文化形式、斗争和妥协,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社会化制度中的积极的能动者(player),他们协商、调适、抗拒并颠覆社会化的宣称,因此“潜在课程”发生在多层面的空间和时间,学校生活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规则和规定的系统,而是由复杂的调适、斗争和抗拒组成的文化领域,学校生活是复杂的语言和斗争的集合体,教育文化和街头文化争夺的地方,学生、教师、行政人员等对学校的经验和实践,有不同的界定和了解。这种课程观为学生作为积极的政治的、道德的主体的自我增能创造了可能的条件。赋权增能(empowerment)是学生批判性地解读直接经验之外的知识,以扩充对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并转换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假定,Aronowitz(1986)称之为“鉴赏并爱自己的过程”。



因此“潜在课程”成为习焉不察的理论,或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假定,暗中支配道德或价值的传递。也就是说,“潜在课程”的主要内涵是道德、规范的确立,价值观念的养成,态度、理想的形成等,含有浓厚的道德教育的色彩。



在后现代社会中,“潜在课程”隐藏了新的道德意义。今天,许多研究指示:现代和后现代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混乱的平衡。一方面,后现代的文化现象缺少道德和审美的标准,是自我中心的、消费主义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刺激生产和消费,它在提供生产工具时不能脱离后现代文化,反而要利用后现代文化,以促进生产和消费。于是资本主义开始适应后现代主义的消费者的口号,如拥有、反省、多元和选择等,从Foucault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新的道德理念。劳工借用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层面来代表雇主,有权、有能去“拥有”某些手段,以实现雇主的策略性目标。但事实上劳工不被允许拥有这些策略,这是雇主为管制成品而设计出来的。凭借这种策略的具体化、严格管制和公布成绩,现代主义的主张才能永远被服膺。在此,标准化的程序、成绩的评定、预算的明确、策略的计划等都一起运作,泰勒主义(Taylorism)以新的形象被市场化。



后现代的教育改革融合了两个标准:一是经济标准,强调冷酷的理性和技术效能;另一个是文化标准,强调自我、情绪和增权。前者旨在提高“效能”(effective),后者则重视“情意”(affective)。



然而许多教育改革表面上强调“情意”,但基本上是“效能”取向的,甚至为了效能,可以牺牲“情意”。教育改革方案强调“追求卓越”,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标准和成就,以在全球的市场上竞争,发挥国力,因此是经由国家主义的眼光来看情意教育。尤其是它们强调守时、责任、忠诚、勤劳等工作伦理和工业时代的价值,欲将学生引进国际经济发展的角色,奉献国家(或资本家)的经济利益。这种强调经济发展的课程,旨在训练学生就业,只将他们视为手段而非目的,甚至只是“产业的饵”,以促进产业升级,避免质疑整体社会和经济的结构,以维护既有秩序。



因此,学校不仅透过正式课程教导知识,更透过潜在课程教导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者的性向、态度和人格特质。新右派强调学校和产业、经济的结合,就是一种新的符应理论




Without friends, life is nothing.
最近迷上了阿布 MSN重新注册,请加我
2010-3-12 09:18#1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Yahoo!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missbean
上尉
Rank: 2Rank: 2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精华 1
积分 613
帖子 345

状态 离线
怎么会喜欢研究这个了, 看上去好深奥啊! 不过要多加学习, 偶女儿要上小一了,应该有用.
2010-3-12 09:41#2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4-27 14:31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JCC吉普俱乐部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