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订阅当前论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4  2/2  <  1  2 
     
标题: 木雅热冈——我来啦!   只看楼主留言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当O到达了东南亚的时候,那时属于C系人类的后裔已经密集的遍布于印度半岛,人口

众多,势力强大。而O那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群落,并且当时第四冰川期还未结束,即

便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的山脉,也都是冰雪覆盖。这就迫使O既不能北上也不能

南下。所以到达到了东南亚的O不得不长期滞留在温暖的喜马拉雅山南脉的密林里,

(印度北方、缅甸一带)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达一万年。


图片附件: 8印度尼西亚的O1.jpg (2010-8-26 13:50, 82.14 K)

2010-8-26 13:50#21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这么长的时间中,人口膨胀造成了生活资源紧缺,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养活一个人所

需要的生存空间远远超过现代。这就迫使O不得不再次走上逃荒的路,率先离开喜马拉雅山

南脉的O只能向南走,第四冰川期还没有彻底结束,北方仍然是冰天雪地,他们一直走到了

海边。图片中的这些人就是今天仍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O系沿海分支土著——O1的子

孙后代。


图片附件: 4印度尼西亚的O1.jpg (2010-8-26 13:52, 82.69 K)

2010-8-26 13:52#22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那时地球上大量的水还是以冰的形态大面积的覆盖着地球的南北两端,所以当时的海平

面远远低于今天。大陆的边缘延伸进海洋中很远。这位率先带领着自己的家庭离群出走

的老祖宗,在他的Y染色体中也有一个特殊的标记。我们这个标记称之为“O1”。所以

他的子孙后代在分子人类学中都被称为:O1.


图片附件: 4印度尼西亚的O1.jpg (2010-8-26 13:54, 82.69 K)

2010-8-26 13:54#23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N多年过去以后,O1中的一部分人沿着当时的海岸线向南到达了马来西亚以及当时还与欧亚大陆相连

的印度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而另一部分人则沿着东海大陆架向北,进入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

江苏、上海等地。这部分O1很有出息,他们在中国大陆沿海一带的发展相当迅速,很快就形成了河姆

渡—崧泽—良渚的越文化和大汶口—龙山的先夷文化。上海地区的马桥文化也与O1有关。从前的古人类

学家观察到,大汶口文化的人种在体质上竟然与玻利尼西亚的南岛土著居民极为相似,对此大惑不解。

后来分子人类学的出现,才解释清楚。,原来他们都是同一祖先O1的子孙,在遗传学上非常接近。


图片附件: 5印度尼西亚的O1.jpg (2010-8-26 13:56, 61.72 K)

2010-8-26 13:56#24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从中国目前O1类型的Y染色体分布上看,中国南方,浙江、上海、福建等省份,O1的比例较高。而在黄河流域、山东、河北等地区的汉族人中,O1类型的

比例都小于5%,在陕西、山西、湖北等省,干脆就没有发现O1。这种类型.由于O1的子孙始终在沿海一带活动,所以我们又把O1称作O系的沿海分支。


图片附件: 6印度尼西亚的O1.jpg (2010-8-26 13:57, 78.69 K)

2010-8-26 13:57#25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O1之后,还有两支属于O系的家庭相继离开了喜马拉雅山南脉,由于他们是向内陆迁徙。

所以又被称为:O系的内陆分支。根据内陆分支的两位男性祖先的Y染色体中的特殊标记,

我们把这两位老祖宗区别为O2和O3。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O3,古代中原居民,尤其是贵族,

都是O3占有绝对主体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居民的Y染色体成分是基本相同的,比如在

山西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居民中,上层贵族100%为O3类型而陕西仰韶文化的居民的Y染

色体SNP类型也是O3,种族上是同一成分。这些就是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脉印度那加邦土著

居民,他们拥有极其纯粹的O3血统。

[ 本帖最后由 三横王 于 2010-8-26 14:13 编辑 ]


图片附件: 印度东北的黄种人5.jpg (2010-8-26 14:13, 185.07 K)

2010-8-26 14:09#26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O2类型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泰国出现的频率最高。从泰国向北和向南都在递减。O2应该是通过云南、贵州、四川这条路线北上进

入中国的,进入中国的这支O2沿着长江往下走,到了三峡地区和洞庭湖平原,发展出了城背溪— 大溪— 青龙泉的先蛮文化,形成以后中国的

苗瑶民族。但是人种基因调查显示,O2没有继续北上。在山东、河北、甘肃的现代人群中,O2出现频率全部为零,这也就是说,根本就找不

到这个类型。


图片附件: 090.jpg (2010-8-26 14:15, 96.63 K)

2010-8-26 14:15#27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当大地变暖,冰雪消融,O系人类种群中的O3也踏上了向北迁徙的路途。通过基因调查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O3的到达,在中国北方出现了两种全新的新石器文化——龙山文化和

仰韶文化,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更为锐利的先进武器(磨制石器)更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组

织能力),这就使O3在与先期的到达的O1系人群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中,占尽了便宜。这

位O3系的那加土著老人正在喝酒,这种喝酒的方式在横断山大峡谷中很普遍,叫做:杆杆

酒,我就曾多次和当地人一起喝过。


图片附件: 印度东北的黄种人4.jpg (2010-8-26 14:16, 138.79 K)

2010-8-26 14:16#28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O3的史前大北伐使整个中国大陆的人类历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此O1基因便从黄河

流域消失了,O3取代了O1。面对强悍的O3,O1只能向南发展,后来O1成为中国历史上

“百越”的祖先。这一点在考古学上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吻合的证据: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从此

消失了,被陕西河南来的龙山文化取代,而此后的山东新石器文化变成了山东龙山文化。

基因上证据更加明显,今天山东、河北两省的汉族人中,O3与O1的比例达到50:1,也就

是说在汉文明的核心地区,超过95%人以上都是O3的后代。从O的出现频率上看,O3出

现频率最高地区为印度的那加邦土著民族和中国云南独龙族,在这些民族中,O3出现频率

为100%,这些信息表明了O3的发源地。而在黄河流域的河北、陕西、山东,长江流域的

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区的汉族人中,O3都超过了80%,这表明了O3的主要活动

范围。那加邦土著居民,生活在印度北方血统极其纯粹的O3

[ 本帖最后由 三横王 于 2010-8-26 14:20 编辑 ]


图片附件: 091.jpg (2010-8-26 14:17, 43.35 K)

2010-8-26 14:17#29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三横王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元老勋章   原创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3928
帖子 196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既然“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Y 染色体主要类型就是O”。那么如何解释中国南北

方人的体质差异呢?想想马加爵的摸样,像不像是C的后代?实际上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

上差异很小,有90%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南北方汉族父系都是同源的。南北汉族的差异主

要体现在mtDNA上,也就是母系来源上。简单的说,南方汉族基本可以表示为=父系(北

方汉族Y染色体)+母系(南方母系线粒体mtDNA)。如广东的一些地区,南方当地女性的

mtDNA部分地区可以达到85%。(这会不会是广东人什么都吃,什么都敢吃的根本原因呢?)

这就造成了南方汉族和北方汉族有着相同的父系祖先,却有不同的母系祖先。为什么会是这

样呢?很简单,征服者占有的不仅仅是土地。


图片附件: 印度东北的黄种人2.jpg (2010-8-26 14:18, 38.44 K)

2010-8-26 14:18#30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Gems
士官
Rank: 1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精华 0
积分 30
帖子 30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精彩!非常喜欢的文章,期待中...
2010-8-26 23:43#31
查看资料  发短消息  QQ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老虎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最佳JEEP家族   优秀会员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救灾勇士勋章  
精华 2
积分 1586
帖子 1043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BG4 CGA
2010-8-27 09:23#32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废铁
新兵




精华 0
积分 5
帖子 5

状态 离线
顶,绝对好贴
2010-8-27 21:34#33
查看资料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山风 (煽风点火)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发帖进步神速奖   发帖铜质奖章(发帖超10个)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精华 0
积分 1395
帖子 805

来自 上海-宝山
状态 离线
不错的异地风情

图片附件: 鍝堛€佸搱.gif (2010-11-12 16:07, 19.47 K)





爱国者+JEEP爱好者
车贴号JO99
2010-11-12 16:07#34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QQ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34  2/2  <  1  2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7 00:51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JCC吉普俱乐部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