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订阅当前论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3  1/2  1  2  > 
     
标题: [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只看楼主留言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最近买了本书叫“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觉得挺有意思!在此推荐给有兴趣的XDJM!
作者的博客也连接给各位!http://blog.cat898.com/boke.asp?sanhutu.index.html
还有http://book.travel.sohu.com/serialize.php?id=3386

这些和jcc没太大关系,但可一下或一下!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首先是内容独特。比如清官文化、贪官文化也被作者归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次是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

[ 本帖最后由 shenghui 于 2007-7-5 10:59 编辑 ]




BG4 CFH
2007-7-5 10:16#1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飞刀2002 (BG4ALM)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最佳运动腐败奖   元老勋章   灌水天才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8
积分 4868
帖子 3947

来自 上海/北京
状态 离线
你负责拍照或者扫描,贴上来看,哈哈。。。



北京人在上海
新浪切大队:飞 o︻$▅▆▇◤2002™
车号:G024
2007-7-5 10:44#2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QUOTE:
原帖由 飞刀2002 于 2007-7-5 10:44 发表
你负责拍照或者扫描,贴上来看,哈哈。。。
话题说不定有点严肃,不喜就别看哦!以下内容并不是书中的,只是博客的!

龙的传人要改变,上海专家会扯蛋!

不知本糊涂理解能力不够,还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领衔的那一帮专家扯蛋有术。反正,糊涂我发现他们挺能扯的。

扯蛋一:他们居然能把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我不知道,这个课题,上海市政府会拔给他们多少经费。我只知道,不管花多少经费,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不是靠规划课题完成的。糊涂好歹也在高校教书,知道所谓的课题是什么玩艺儿,无非就是弄个大题目,组织一干人等拉个大架子,再找个大官领衔开道、唬人、立项。立项之后就可以拿经费了。拿了经费之后,糊些文章,就可以结项了。结了项,就可以领奖金评职称了。

扯蛋二:专家们并不以领奖金评职称为最终目标,他们还想利用这个破课题改变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吴书记是这样说的:“考虑到‘龙’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招致别有用心的歪曲”。

我晕,敢情境外还有对我们别有用心的人啊,想叫我们吃二遍苦受二碴罪重新做人啊!我们中国奴隶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更关键的是,按吴书记的意思,阵营那边别有用心呢,还喜欢歪曲咱呢,既然如此,中国形象标志把天下动物换个遍,人家照样有歪曲的机会啊,傻瓜都知道,任何动物都有局限性啊。老实说,这两天,我充分调动自己的脑细胞,动物们one bye one的从我头脑里跑过,我甚至想到了鼠(生殖与生存能力都强)、蛤蟆(明人罗懋登写《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里面的郑和,就是一个蛤蟆精)、蛆(柏杨首创,说中国人的生存,就象酱缸里的蛆)。再看看别人的说法,觉得也都是局部有理,比如倚栏读简说,龙就挺好的,不伦不类的四不象,跟中国共和不共和、帝制不帝制的国体般配啊;比如张邦倡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足可傲视王八直逼乌龟了,干脆用乌龟做中国的形象品牌吧;再比如黄守愚,干脆利用自己的古代史专业和考古学的手法,论证了中国人乃是猪的传人……问题是,这些动物都不太完美,也就是说,都有局限性,都可能给别有用心者以机会,因为龙可以让人联想到帝制,鼠可以让人联想到洞穴生存,蛤蟆可以让人联想到癞种,蛆可以让人联想到厕所,龟可以让人联想到乌龟王八蛋,猪可以让人联想到蠢笨……完了,中国没有思想的土壤,百姓们就喜欢瞎想,这是没办法的事。问题是,境外还没动静呢,境内就歪曲个够。我觉得,有必要先在境内展开一次专项抓“歪”捕“别”革命运动,给专家们一个和谐的学术扯蛋环境啦。

扯蛋三:专家们自己弱智,喜欢玩表面文章花样文章形象工程自己哄自己玩儿,就以为外国人跟他们一样弱智,也爱这一口,仅看中国的形象标志就会改变对中国的看法!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中国的形象在外国人眼里的改变,不是靠立一个品牌就能完成的。中国百姓在此之前,不会因为歌星唱什么龙的传人,腰板就硬起来了,正如不是伟人在城楼上叫唤一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大家就自作多情,以为自己真做定了人一样。中国百姓在此之后,不会因为专家给改立个猪或者龟,随地吐痰、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坐公车争抢的行为文化就会稍逊风骚。与此同时,制度文化上,他们照样得接受不穿龙袍的帝制,依旧稳做奴隶;思想文化上,照样要面对一个主义,一个思想,还有些鸡狗零碎的什么文选,继续做思想的阉人。全国人民都趴着,即使换个螃蟹,他们也不敢横行啊!所以要弄品牌,中国最缺的就一个字:人!顶天立地的人!这才是当务之急!

扯蛋四:吴书记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

我晕,看书记的意思,还想分疆裂土呢。第一是分段,比如古代的形象标志,近代的形象标志,现代的形象标志。依我的意思,分段也要分公平,干脆按朝代分算了。第二是分片,比如新疆的形象标志,河南的形象标志,上海的形象标志。这个好玩,比如贵州,就可以扯个黔之驴,至于其它各地,大家各想高招吧,好在咱动物多,扯的过程中,既普及了动物知识,还亮起了各地的文化品牌!汇到一块,就形成了中国杂牌!世界人民一看,全傻眼儿!

扯蛋五:最能体现专家扯蛋精神和扯蛋之术的,乃是吴书记的另一设想,他想让中国的形象品牌体现出人性来。吴书记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

我晕,袁世凯当年祭孔尊儒,大家都骂他倒退。现在专家创新,居然要从儒释道里寻出人性来。我不知道,女人裹脚、视寡妇再嫁为奇耻大辱、男人多妻多妾、阉人布满后宫、君君臣臣的儒家文化常态,哪里体现出人性来?至于佛和道,一个是精神鸦片,培养的是奴才;一个是摇头丸,培养的是缩头龟,更是与人性八竿子打不着了。拜托专家,人性找出来之后,再给找些人权啊!要好五倍的啊!

前几年,中国流行形象工程。但整着整着,都变成豆腐渣,提不起来了。如今,官僚学阀们都学聪明了,整开文化工程了。文化工程比上建筑工程,其最大的优越之处就是:建筑工程容易出事故,文化工程永远不会出事故;建筑工程不好吹,但文化工程那是随便吹。于是乎,文化界骚乱不断。什么断代工程,什么清史工程,票子据说花得哗哗响。现在,有人搞历史文化名人标准像,更有人搞中国文化形象品牌之改造。同志们扯蛋,一个比一个扯得欢啊!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3) | 引用(0)

[ 本帖最后由 shenghui 于 2007-7-5 11:14 编辑 ]




BG4 CFH
2007-7-5 10:55#3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妓女公开示众,福田警方的一次行业狂欢

福田警方让百名妓女、嫖客、皮条客公开示众的伟大行动,遭遇当地民众千余人围观,据说观众还给警方鼓了掌。
我不知道,福田警方扫的哪门子黄(坊间有人传言有中央领导要南巡), 但是我知道,福田警方这次扫黄风暴,是有选择的。他们自己也承认,这次风暴,针对的是街上的流妓、十元小店和中低档招待所里的妓。明说了吧,抓妓只抓边缘妓、穷弱妓。大家心知肚明,高档宾馆、豪华宾馆、星级宾馆里不是没有妓,而是这些主流妓、豪华妓可能和警方有什么千丝万缕的“交情”,牵一妓可能动全局呢。于是乎只好在路边扫黄了。路边扫黄好啊,牵连不住各位领导!

我不知道,福田警方让这些可怜的女孩子公开示众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公开示众这行为,有点中世纪之传统,还有些文革之风。所谓的有点,就是说,福田警方搞得很不伦不类。说是恢复中世纪之风吧,可国家并没有恢复帝制啊。更关键的是,中世纪抓的,都是有夫之妇之偷情。抓到后让其游街示众,脖子上甚至还要挂双破鞋,游过街后,可以拿裱湿的纸糊到女人口鼻上捂死她,也可以捆到麻袋里扔河里淹死她,甚至可以放回家重新做人。但中世纪绝不抓妓,那时候的妓,是正当职业。文人官僚,甚至国家最高领导(比如宋徽宗主席)都要亲自上门拜访的。说是恢复文革之风吧,也不全是。因为文革时,游街示众并不仅限于妓。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夫人王光美同志不但公开示众,示众时脖子上不但挂了双白色高跟鞋,还戴了串乒乓球做的特大珍珠项链。再比如朱德老元帅也游街示众。一句话,只有斗妓的形式, 没有斗妓的实质。当然也有类似的破事儿,实例就不好举了,因为那时的共和国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过,消灭了三大毒:黄、毒、赌。妓们都从公开转入地下了。所以我们就拿小波的《黄金时代》说事吧,里面的那个陈清扬,有丈夫,但却与王二发生了关系,还在公开场合显示了这层暧昧,结果遭遇无数次公开示众兼批斗。

我不知道,给福田警方鼓掌的都是些什么人,鼓掌是否热烈,时间是否持续五分钟,我只知道,观众的素质不减当年。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思维唯有在这些破事上是跃进的,能从短袖一层一层的联想到性交。先生这点倒是说对了,否则,没法解释给福田警方鼓掌的观众为何亢奋到鼓掌的份儿上。这一点,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也能找到旁证。黄金时代里,确切地说,王二做下乡知青的当地民间,有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就是斗破鞋。到了农忙时大家都很累。队长说,今晚上娱乐一下,斗斗破鞋。而且斗破鞋时,总把没结婚的人都撵走。很幸运地,王二和陈清扬就是其中的一对被斗对象。陈清扬在自己的书包里,时刻准备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一听大家有娱乐的意思,不待人吩咐,她自己就自觉地先把鞋子挂自家脖子上了,然后嘴一抿,两手往后一背,叫人家捆她。挨斗的时候,她还要不时的对着台下笑笑,象个革命烈士上刑场似的从容大方。为什么笑呢?因为挨斗的过程中,她发现,好多男人的裤裆都鼓开了。对于这些男人来讲,不鼓掌,多不好意思啊!

我不知道,福田的有关领导搞这种运动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王二的领导不但喜欢批斗王二和陈清扬,还喜欢看王二写的交待材料。当然,王二有时候写得干巴巴的,领导看得不过瘾,就要求王二写详细点,细节也要交待。所以王二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写得很细很细。结果领导要求王二补充交待三个问题:
     1、谁是“敦伦”;
   2、什么叫“敦敦”伟大友谊;
   3、什么叫正着敦,什么叫反着敦。

不知福田的领导是否让被逮的嫖客与妓女写交待材料,是否如此不耻下问?不管领导们爱不爱这一口,反正他们组织的扫黄,如其说是一次社会整顿,还不如说是本行业的一次娱乐活动。可惜的是,这种民间传统娱乐由警方给承包,成他们自己的行业狂欢了。

老实说,看了公开示众的那张图片,看到那些瘦弱的被穿了黄风衣戴了白口罩的女孩子,糊涂我大大的不快。我觉得,应该走向道德审判台并把自己脑袋耷拉下的,恰是当地的执法者们。他们凭什么?凭什么让这些女孩子公开示众?目前的中国,最可怕的不是妓的流行,而是远不如妓的老婊子们和老流氓们混到了执法机构,掌握了国家公权,且自身不受任何约法、限制和监督!




BG4 CFH
2007-7-5 10:56#4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一个城管之爹引发的血案

  北京晨报2月5日消息:《北京十数名城管协管员围殴摊主暴打警察》。
  光看标题,感觉这北京城管象吃了豹子胆似的,虽说北京政府与时俱进,代表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方向,要给北京城管配备PDA终端、防刺背心、头盔、防割手套等先进装备以加强他们的作战能力,并且要为死去的城管配备烈士称号以鼓励他们的作战士气,但是本糊涂猜测政府的本意,是让他们对付崔英杰那样的“恶霸地摊王”和众多的“街头流动帝修反”,而不是让他们去殴打政府的正规盾牌-警察啊。再说了,城管打警察,事发之后,咋掰扯捏?城管死了是烈士,那警察死了,咋封呢?
  仔细看了新闻,发现,本糊涂的担心有些多余,城管与警察都没死,糊涂我替政府长出一口气。唉,城管打警察,百年不遇啊!

  事情的由头是,北京方庄城管协管员魏某的爹,去方庄购物中心前的地摊上退鞋,遭女摊主小佟拒绝。被拒后,该城管之爹抢了几双鞋,因旁边有其他摊主相护,未遂。

  城管之爹哪受过这等委屈啊。按我们小民的常识,在中国,不管是地摊还是大商店,您买货之后,是没人给您退货的。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应该都受过这等鸟气。谁让您不幸生在中国呢?不用找理由,就可以退货,那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勾当。我们大中华,都是一锤子买卖,吃亏上当,只能自叹运气不佳而已。但是城管他爹有种,试图打破这些潜规则,退鞋不成,抢鞋,抢鞋未遂,找城管儿子。仅十几分钟之后,他儿就来了,带领十几名城管战友,手持警用器械……

  结果,摊主的男朋友及男朋友的弟弟-赵姓兄弟俩就挨了打。幸亏他俩势单力薄,既没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配备先进装备,否则,兄弟俩可能学了崔英杰,又给北京市府制造出几个烈士来。烈士没出现,“匪摊主”却伤得不轻,哥哥被打得左手腕骨折,并出现尿血;弟弟被打得头上有两处伤口,缝了17针,右手有多道伤痕,手指骨折。

  如果继续打下去,赵姓兄弟俩可能就“死有余辜”了。没想到,路过此地的警察上前劝架了。遗憾的是,他着的是便衣,也没有喊“我是警察”报一下山头,更没有拿出警察证亮亮名号,所以,城管队员就把他也当作妨碍执行公务的普通百姓打了,打得还很惨,光头顶就缝了31针,严重啊,严重的误会!相形之下,后来的警察陈伟就老练多了,他安排好妻女后,站在一边高喊:“我是警察,都住手”。

  事情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一声,么武器不用,城管们就都吓跑了,留下一个,也被陈伟给逮住了。
  事实证明,城管打警察,纯属误会。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鉴于此,我觉得有关部门在训练警察的时候,首先要培训他们自报山头的高度自觉性。其次,可以考虑让警察与城管之间开些通气会,相互规定一些“天王盖地虎”之类的暗号,或者运动健儿喜欢的“v”型手势什么的,就不至于发生人民警察遭城管痛打这样严重尴尬的事件了。
  其实在这次血案中,最大的误会是,摊主小佟和赵姓俩兄弟不知道前来换鞋的那人是城管他爹!如果老家伙往那里一站,叉着腰喊声:“我是城管他爹!”

  凭本糊涂有限的经验,就这么一声,就是最佳生化武器,奇迹就会发生!大家放开想象力,会出现什么奇迹呢?
  奇迹一:摊主小佟赶忙上前搀老家伙,满面春风地说:大爷,您老怎么亲自来退鞋呢?累着了吧,赶紧坐下,俺给您老捶捶背,呆会儿俺把鞋钱给您老送家去。

  奇迹二:摊主小佟吓得连摊子也顾不上了,仓皇逃窜,老家伙把她所有的鞋一卷,背回家去,自己全家都有鞋穿了!
  奇迹三:其他摊主纷纷拥上来,给老家伙递烟,递自己的摊货袜子裤头什么的,甚至往他口袋里塞保护费念叨着一直想孝敬他老人家无缘得见什么的。

  总之,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不可能发生的。前两天我在市场上买粉条,就发现一个男人掂捆粉条就走,我晕,一捆粉条十元,女人卖几捆才能挣回这捆粉条的钱呢?我赶紧指给女摊主看,女摊主跑着去追。她追上那男人,往回夺自己的粉条,夺不过,搂住了人家的胳膊,被那男人狠狠地摔开了。女摊主无奈地返回,从周围众摊主的骂声中,我得知这大爷是位城管。幸亏是男城管女摊主,如果是女城管男摊主,摊主就成耍流氓了。

  行文至此,糊涂小心冀冀的,想给组织提两个建议:

  建议一:城管上街,能不能象大清的兵勇那样,前胸后背都贴个“勇”字呢?如果看不起大清的兵勇,贴个“匪”字也行啊,深圳城管不是扬言“俺就是土匪”吗?贴个匪字,匪到令行,哪个“地摊恶霸”和“街头流动地修反”敢不抱头鼠窜?象武大郎那样有打虎弟弟的卖炊饼者,都得表示服劲,再不敢上街喊:炊饼,热的!

  建议二:对于城管家属,前心后背最好都配备上政府盖过章的城管他爹、城管他娘、城管他儿、城管他姨之类的标签。如果嫌麻烦,贴上“匪属”也行啊。一目了然,有利于众地摊主区别对待!

  我们这小城,警察家属都发有一种家属证,警察家属凭此证出入任何娱乐场所,都不用付费的。建议城管部门,可以考虑一下城管的家属们,特别是城管的爹们(恁多城管,爹可不少呢!)否则,血案难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BG4 CFH
2007-7-5 10:57#5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由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的委屈说起

近日,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很可能深感委屈:

一、身为堂堂的副省长,居然不能堂堂正正的给自己拉选票。

从理论上讲,李堂堂拉选票的目的很简单,也很崇高。如果大家有记心的话,当记得2005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则雄文,该文作者杨龙兴说:公务员热说明更多的人愿意为人民服务,选择公务员就意味着选择了无私奉献。按此逻辑推理,作为副省长的李堂堂想进入省委常委班子,那纯粹是想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而已。
长期以来,我们的官场理论与政治实践一直处于脱钩状态。群众们都知道,咱们的官做得越高,回家就越少;掌的权越大,晚上的灯拉得越晚,甚至不拉,需要好几块冷毛巾侍候着才行。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做大官、不愿意为人民做大服务的官,能是好官吗?

哎,本糊涂越想,越觉得这李堂堂同志委屈。

二、李堂堂动用八个亲信,为自己拉选票。

八个亲信,给50个人打了招呼,给没给50个人送过巨礼,新闻里没说,我们就当作没有吧。而且,这50个是否给其投票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李堂堂同志这番动作,在英、欧、美甚至在台湾那旮旯,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拉选民、向选民许愿,即使贿选,也属游戏规则啊。

其实,贿选,包括台湾那疙瘩的拳头选,都是宪政之初的必然伴随物。1912年,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有贿选;台湾直到现在,选举的时候,不但男议员之间可能大打出手,就连那女议员,也敢追着男议员打,端的是好看;再比如英国,经过了几百年的演习,才渐渐普及一些较文明的选举方式:候选人亲自向选民游说;雇佣律师报人给自己作宣传;印发宣传品向选民作出种种承诺;甚至有人使出美女计,让夫人上阵去“诱惑”选民……相形之下,中国代表们象小乖乖一样的坐着,象小乖乖一样的鼓掌,实在是大煞风景。别说我们观众看得没劲,就连那代表本人也觉得没劲,否则他们不会在人大会议上睡得一塌糊涂。李堂堂估计是体贴我们观众,所以才搞了点戏外小动作,没想到这一搞,就把自己搞掂了。

三、因为拉选票而自己把自己搞掂的李堂堂,竟然成了全国官员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我修养的反面典型。中共中央纪委、组织部动用家规,对李堂堂一事作出通报,并决定给予李堂堂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陕西省委反应更快,在通报的第二天就下发了“不向李堂堂学习”的文件,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地不学习李堂堂,并从李堂堂同志所犯错误中吸取沉痛教训,以后再拉选票,要胆大心细,匍伏前进,不能如此冒失,以至于惊动中央,枪打鸟头!

四、按照家规,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后不影响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但是,根据第十二条家规: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一句话,李堂堂同志的委屈,仅一年时间。一年之后,就解冻了,可以继续升官了。这样想来,也不算委屈,委屈的倒是我们众多百姓。众所周知,不管是民国时的贿选,还是台湾那旯旮的贿选,甚至帝国主义那边的贿选,其贿选的对象都是众多选民,而不象李堂堂这样,要进省委常委,需有中央考察组考察,考察范围仅局限于那几大班子成员,离退休任过实职的副省级老同志,各厅局、地市、高校及部分企业正职,各县(区)书记、县(区)长等,并认为这就是民意。

我晕,这不是典型的强奸民意吗?李堂堂要进常委班子,明显是由一个部门和一小撮领导说了算嘛。这一个部门和一小撮,居然就代表了民意,天底下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强奸没?这一个部门和一小撮,为什么就不能扩大为广大选民呢?中国的农民素质不高吧,但在村级直选中,表现那是相当的上乘;对付直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贿选与拉票现象,那是相当的老辣!我考查的一个村里,几个支书候选人,有的给村民家送澡票,有的送洗衣膏,有的站村头发表竞选宣言,村民们更是比过春节还要兴奋…澡票、糖块、洗衣粉,来者不拒。我问一位村民:你接了人家的澡票吗?他说:妈的,他们谁的东西我都接!我又问:那你投谁的票?他嘿嘿一笑:妈的,跟东西没关系,我愿意投谁就投谁,反正他们看不到我投的谁!

怎么样,难道俺们县城、省城、首都的百姓,还没有这些农民狡猾吗?难道俺们还不知道,你贿你的,俺选俺的吗?难道你们强行代表俺们百姓,还非要说这是民意,俺们百姓就不知道这是调戏兼强奸吗?官员任职的时候,由一个部门、一小撮说了算;犯错的时候,动用家规惩罚;这种人民公仆的上台与下台,跟人民没有屁点关系,俺们人民就觉不出委屈吗?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1)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01#6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常说时世造英雄,其实时世也造替罪羊的!

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当数李鸿章。大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大清实际权力的老太后-这是从所有权方面来讲的-当时的大清国是谁的?大家可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我呸,也太自作多情了吧?龚自珍的儿子带领英法联军冲向圆明园的时候,小子可没有这么多情。中国的统治者向来是“宁给友邦,勿给家奴”“攘外必先安内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国的概念,只有家的概念。朱棣要取建文而代之,方孝孺反对,朱棣恼了,说:此乃朕的家事!康梁变法失败后,老太后要废掉光绪,外国驻京公使表示反对,老太后也恼了:此乃吾家事耳。一句话,国家领导人的非正常换届问题都自认为是家事,跟国民无任何关系,国民自己巴巴的凑上去,岂不是热脸碰冷屁股?一句话,大清卖国的只有一个人-老太后!

用现代术语来讲,我觉得整个大清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民由所有的满人与少部分汉族官僚组成,其法人代表是光绪,其公司董事长当然是老太后了。至于李鸿章,顶多是个部门执行经理。按公司的正常运作来讲,最后签字盖章的只能是老太后,鸿章只是个跑腿儿的。所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话,只有老太后有资格说,而且说得理直气壮!

大清国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鸿章即使卖国,国民也管不着!大清国也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国也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

不过我很奇怪的是,中国民众可以很轻易的原谅执政者本人,却很难原谅给执政者充当帮办的人。比如赵构与秦桧,民众更多的把唾沫奉送给了后者,其实,如果不是赵构的支撑,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再比如慈禧与李鸿章,老太后为了自己高兴,拿整个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卖国的了,但是我们听到的骂声,则更多是针对李鸿章的。李充其量也只是老太后卖国的经济人,但我们看到的历史结局却是:老太后拉屎,李鸿章擦屁股;老太后卖国,李鸿章背黑锅!可怜的李二啊(鸿章是他娘的二孩子,跟孔二一样)!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启超不愧为启超,三言两句,既把李鸿章概括完整了,又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此中最引我同感的是“悲李鸿章之遇”。依我看,历史把李鸿章推向了事业的顶峰,但命运却又把他拉进了荣誉的泥坑。晚清历史上的一些外交条约,都成了李鸿章的卖国罪证。咱们挑大的说:

1876年9月,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卖国一次;

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卖国又一次;1896年,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卖国又一次; 1901年,代表大清国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卖国最后一次。以后想卖也不行了,因为一则把国卖完了,二则,老头子卖了国,高兴得吐血若干次,11月7日,死了!

    至于条约内容,咱们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大清当时也流行民谣,“李二先生是汉奸”在当时深得民心。这里我们再探讨一个问题: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是一个外交家的素质还是整个国家的实力?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对李鸿章的卖国就说不清楚。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哪怕他的国家再弱小;而一个外交家,如果他的国家特别软弱,体制不行,经济不行,政治不行,文化也不行,打仗就一泄千里,那么他个人再聪明再强硬,又能怎么着?所以梁启超才会在他的《李鸿章》里以同情的语气说:“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或者以和议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侩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一句话,凡是骂鸿章卖国的,自己最好去给大清做做外交大臣,体验体验卖国的滋味儿,骂人的声音可能会小一些的。

 李鸿章在替人卖国的时候,很不顺畅,差点成为卖国烈士-在日本谈判时,遭遇日本小粪青刺杀。刺而不死,就带病卖国了-按梁启超的说法是:“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 你看这人卖国卖到什么地步了,卖得壮怀激烈,卖得象个民族英雄!鸿章在日本卖完国,离开马关时,发誓“终身不履日”,没想到一年后他结束美国之游搭乘美轮回国须途经日本横滨换船,老头子为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坚决不和日本国土发生任何形式的关系,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无奈,只能在美轮和开到日本接他的帝国招商局轮船“ 广利”号之间搭了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扶着他换上船去。但这一切并没有挽救鸿章在政府里的地位,一回到家,鸿章就遭遇了政府的冷遇,政府给他新的职位“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人称“伴食宰相”。直到老太后惹得八国联军进中国,才再次想起鸿章的卖国特长来,命他为钦差大臣,说:“要扭转乾坤,只有你李鸿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死了。史载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太后及帝哭失声”…以后再也没人替咱卖国了, 国尚未卖完,以后的日子还咋过啊?

没人给擦屁股了,没人给背黑锅了,日子当然不好过了。当然傲慢的鸿章断不会把自己一生的作为说得如此不堪,他好歹也算是个清醒人,他说自己的一生“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鸿章这样说,可能是受了司马光的影响,司马光写过《资治通鉴》,可算是中国历史上专门研究历史兴亡之得失的著名政史家,他说:治理天下譬如居屋(毕竟是儒家这边的,跟道家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同),破旧便修补,除非大坏是不能另造的。”由此可以发现,中国的封建体制之所以能歪歪扭扭的挺它几千年,全是由于中国的政治家奉行了老百姓的那个穿衣原则: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李鸿章的苦衷是,大清早已是旧屋一间破衣一件了,奈何老太后还要在这破屋里玩窝里斗,在这破衣上绣百鸟朝风。鸿章在那头纸糊北洋海军,她在那厢撒“骄”:鸿章,俺要过60岁生日,俺要装修颐和园,把你那海军经费给俺挪来些用…

如果你是鸿章,你能说半个“不”字吗?不能,因为鸿章的顶头上司是总理衙门大臣-光绪的父亲奕譞。奕譞不巴结老太后行吗?儿子在人家手里攥着呢!   当然巴结也白巴结,儿子最后还是给人家攥没了!

如果你是鸿章,你能把小日本打败吗?能,前提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占领太平洋,并往日本本土扔两颗原子弹儿!鸿章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和”为贵,大清国与人作战的时候,他会叹气,说些“败固不佳,胜也从此多事”的汪精卫式的泄气话(中法战争时,他给广西巡捕的指示)。其实鸿章有些傻,最好的办法是学大学士徐桐,人家一见洋人,就以扇蔽面,端的爱国到家了。而且老先生每次上朝的时候,要路过洋人使馆,他受不了,每次都是绕道而走。象徐先生这种爱国之人,是绝不会与夷人见面打仗的,更别提签订卖国合约了!

但是整个19世纪,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要得到渲泄。不能瞄准老太后,便只好瞄准老太后的经济人了。于是李鸿章就成为爱国主义者的靶子-对不起,俺们要开骂了。

当时最流行的骂人话是:李二先生是汉奸!最调皮的骂是连鸿章带鸿章的女婿一块儿骂。李鸿章的大女婿是著名的清流派人物张佩纶(字幼樵)。张佩纶大家都知道,口头上还是比较爱国的,但是马尾战役中,作为海防大臣的他竟然从未登舰一次,却净出馊主意,让十首主力舰密集在一块儿,说这样可以壮大声势!马尾之役后,革职充军。后来成为李鸿章的女婿。时人写对联骂曰:

老女字幼樵,无分老幼;

东床配西席,不是东西。

真不是东西!张佩纶,就是张爱玲的爷爷,李鸿章,就是张爱玲的老姥爷啦!李鸿章一生的遗憾就是背个卖国贼的大钢盔了,可他永远不会想到,他的后代,一代才女张爱玲,竟也跟卖国贼大汉奸扯不清理还乱-姑娘跟汪精卫政府的宣传部部长(副的)胡兰成恋爱了-唉,一个人卖国还不够,后代还要在卖国的球门前再补一个射门,造化弄人啊!

现代还有人骂李鸿章,眼睛有点歪啊-他们只能看见李鸿章这个靶子,却永远看不见,手举这靶子藏在掩体里的那个娘们儿!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3)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02#7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曹雪芹也被标准化,文化界欲将无聊进行到底

       法制晚报12月4日消息:辽宁曹雪芹纪念馆确立了曹雪芹标准像。

  孔丘刚被孔子基金会搞成一个慈祥得和太白金星有些相似的老头儿,现在曹雪芹又被搞上了。

  为什么要搞曹雪芹,主办方-辽阳曹雪芹纪念馆马馆长解释如下:“如果曹雪芹的容貌有个统一,会更利于《红楼梦》这部名著及其相关文化的传播,也就不会存在多个版本的曹雪芹了。”

  看马馆长的意思,多个版本的曹雪芹的存在,既是中国文化界一大憾事,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据马馆长解释,曹雪芹的形象不一,对外国人了解《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什么样子会产生障碍。看到不同的曹雪芹像,他们很难理解。一句话,给曹雪芹搞标准像,是为了为外国人民服务!这些外国人民似乎存在智障,不理解大清当年没有数码相机的苦衷,更不理解对文化大师的解读应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曹雪芹。总之,不给他们弄些标准像,他们就有些傻眼。悲哀啊,外国人的文化素质咋就这么低呢.众所周知,中国文革时代,凡事标准化、统一化,不但文学戏剧如此,据说全国人民的性交姿式都统一化了呢。没想到时至今天,外国人竟爱上了这一口!友邦令人惊诧啊!

  给历史名人搞标准像的文化机构与组织,不顾国内人民的历史情绪与文化情结,一心只为外国人民考虑的国际文化精神值得表扬,但是不管为谁服务,也不能凭空造假啊。众所周知,曹雪芹根本没像。历史记载中只有一点描述,还是没见过他的人作出的,说他身体微胖,头大脸黑。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辽阳市《红楼梦》学会和辽阳曹雪芹纪念馆的红学专家发扬了“我注六经”作风,组成了一个“推标组”。故名思义,曹雪芹的标准像就由他们来推理了。推理过程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推理的结果,雕塑家钱绍武于1999年创作的曹雪芹坐像被定为标准像-雕像中的曹雪芹表情凝重而悲伤,身体前倾蜷缩,展现的是一位饱经磨难的老人形象。不错,曹雪芹确实晚景凄凉。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北京流行痘疹,曹雪芹唯一的儿子不幸染病。那时候的清政府没有免费医疗,出痘痘需要服用牛黄、珍珠等贵重药品,穷得揭不开锅的曹雪芹当然买不起,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病死了。孩子死后不久,曹雪芹本人也染上了痘痘,在大年除夕的鞭炮声中离开了人间。问题是曹雪芹的这段生活写真只适合做揭露大地主刘文彩之类的课题,跟一个文化巨人的精神气质不符。对此,辽阳《红楼梦》学会会长林正义的解释是:“曹雪芹的一生并不是锦衣纨绔能概括的,他的悲惨经历是那个年代的社会缩影。”闹了半天,还是要突出政治揭露万恶的旧社会啊。

  也许是怕大家不理解,林正义补充说:“塑像并不一定要神采奕奕,最主要的是反映真实。”在他们的推理中,所谓的真实,就是一个悲伤的老人。曹家的底细可以忽略不计-曹家先祖是辽阳地区的汉人,明朝末年成了清朝皇帝的家奴。曹雪芹的祖母,乃是康熙皇上小时候的保姆。吃奶不忘产奶人,康熙亲政后,曹家就发了,世袭江宁织造不说,还兼管两淮盐政。当然了,除了发财垄断之经济使命之外,曹家还兼做了业余便衣的使命,负责监视江浙地方字及汉族知识分子。康熙给曹家写信,要求他们事无巨细都要报告他,哪怕就是笑话,老主子也要听。问题是曹家没有笑到最后,投错票了,没投雍正,却投了八阿哥。家产被雍正所抄。13岁的曹雪芹跟随家人回到了北京。

  曹雪芹的生活全景也可以忽略不计-13岁之前锦衣玉食;13岁之后生活照样丰富多彩,混一帮八旗子弟,吃喝玩乐,一样没少;成人之后,在皇家的贵族子弟学校做教习,算是有个铁饭碗;嫌教师生活无聊,放弃教职回家,坐吃皇家发配的旗人口粮。问题是曾经的贵族,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于是越过越穷,但精神思想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十年的时间,磨出了文化巨著《红楼梦》……

  我不知道,文化巨匠这样的一生,如何用一个标准像来概括。我只知道,辽阳当地标准化行动既显示了他们的政治偏好,更暴露了他们对文化巨匠的狭隘理解,这种偏好与狭隘,是否对于国人文化情结构成了一种强奸和阉割,倒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我不知道,他们考虑的是不是经济。但是我知道,给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弄个标准像,跟外资的引进、旅游业的发展似乎关系不大。

  我不知道,他们考虑的是不是政治。但是我知道,给历史文化名人弄标准像,虽然容易引起争议,但这种争议仅限于人民内部矛盾,从政治上讲,这是安全系数最大的一种文化活动了。

   我不知道,他们考虑的是不是文化。但是我知道,文化不能这样搞。孔子被标准成一个慈祥的老头儿,曹雪芹被标准成一个悲伤的老头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粗暴的阉割。更严重的是,统一文化名人形象,高潮迭起。听说,山东惠民县已为“武圣”孙武搞了标准像;听说,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也有意为关羽制作标准像。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如果从尧舜禹开始搞起,光这个标准像问题,就是个巨大的文化工程。地方政府和相关文化组织总算有搞头了,可以将无聊进行到底了,中国的文化盛事将会让人目不暇接了。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0)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03#8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街上流行偷情二人转

        小的时候看红楼,发现黛玉偷看《西厢记》,不由得纳闷儿:《西厢记》里有毛主席的好孩子刘文学,还是有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呢?长大后才发现,这《西厢记》就是好看嘛,因为里面整个记的就是张生与崔莺莺偷香窃玉的事儿,而且还有个可爱的伴偷:张生与崔莺莺在里头做偷人的大小动作,红娘在外头做哨兵了敌观阵。当时一直感叹红娘这孩子觉悟高,小姐与张生在里面颠鸾倒凤,小红娘站外面,据她自己说绣鞋都冰透了呢!现在我发现,敢情这事儿跟觉悟没关系:第一,按那时的主旋律,红娘的下场,铁定了是个陪嫁丫头,待张生娶了小姐,小姐生孩子怀胎了什么的,红娘就会在小姐的自作主张下,成为张生的一名小妾。所以,红娘在外面站岗放哨,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未来站岗放哨。小姐偷人成功,相当于自己偷人成功。张生是小姐的,也就是红娘的了。事实上红娘骂张生“你这个傻角”什么的,在我们听来,就跟娘子骂夫君一个口吻。第二,抛开实用主义,单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我们也认为,红娘乐意在外头站岗。因为站岗,一只耳朵朝外,一只耳朵朝里,朝外的耳朵比较辛苦,可朝里的耳朵就比较好玩了,能听见两人偷情的全过程,这种感觉可能比自己亲自上阵偷人更好玩儿。比如您老要偷情,打电话叫我给您站岗去,我保证翻个跟头乐呵呵的就去了,如果嫌人手少,我能给您带过去一个连的红娘--红色娘子军!

        说了这么多,老实给大家招了吧:我们不会偷人,但我们乐意看别人偷人。黛玉就是这样的。奈何人们偷人的技术越来越高:第一,偷人时都不带伴偷了。名人偷人时,人家会便服;当官的偷人时,会让司机提前回家,自己打的去;一般小民百姓偷情,学《红高梁》里的“爷爷奶奶”,直接钻高梁地里就行了。第二,高科技发展了,传呼、手机、商务通、传真等全套辅助设备都健全了,偷人时就不需要一个小厮或小丫来回跑着送纸条了。总之,偷人方便又快捷了,可苦了捉奸的,制奸造奸者打一枪换个地方,捉奸者没有点专业能力,逮不住啊,还有,最苦的是把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别人偷人之上的小老百姓们,看不了别人偷情,这日子还有什么乐子啊!《江淮晨报》讯:北京消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表示,2003年中国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上的都叫温饱)的贫困人口仅仅比2002年增加了80万人。在中国,具体有多少贫困人口,好象是个没准儿的事,但是我们敢肯定,温饱者还是占大多数的,一年减少80万个温饱者,小菜一碟了,不至于影响我们的情绪了。但是另一方面就坏事了,常言说:饱暖思淫欲。老百姓吃饱穿暖了,就净想那档子事儿。自己没有实力,就尽关心别人的那档子事儿。如果别人的那档子事儿都遮得严严实实的,百姓们还有什么盼头啊!

        幸运的是,总有人心疼百姓,如今,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从上到下,好象都可以偷情了。而且,好象也不用捉奸了,人家制奸造奸者自己就出来吆喝着卖奸了。由于是奸喊作奸,所以我把这种新戏曲形式叫作“偷情二人转”,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几场:先是惊人丑女周璇拉着皇阿玛张铁林亮奸。丑女说:他睡我了。皇阿玛一直扮演亲民爱民的好皇上,所以还要摆出个德高望重样:她有幻想症…其实作为观众,我们不在乎他们的事儿是真是假,我们只在乎,这二人转演得好看不好看,说实话,周璇长得太对不起观众,所以,这场二人转热闹是热闹,但不算好看,观众们不太满意。所幸的是,周张的二人转刚刚结束,新人就闪亮登场了,张鈺扭着黄建中的小脖子亮相了,大家基本上表示满意:这次的女主角张钰还不算丑啊,其码儿能看。虽然两场二人转中,所有的男主角都不认帐(估计是女角太丑,认了丢人),但是观众才懒得要他们认帐呢,也许越不认帐越好看呢。于是我们看到了第三场,上场的是一对老将:先出场的是饶大娘饶颖(其实人家实际年龄也不老,97年开始与赵大爷偷情,当时才三十岁呢,偷了七年,被大爷虐待成一副大娘样了),锣鼓敲响,她跑了个场子,然后拍着膝盖叫赵大爷出场,赵大爷来自中国主旋律之地盘-“动物世界”,对于这种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多少有点忸怩:俺不能这样献身艺术啊!尽管观众们对这场二人转男女主角年纪过大略有意见,但是聊胜于无啊,就这么将就着看吧。更何况,老将出马,一个顶仨,饶大娘一出场,就是一阵儿的柔道战术:赵大爷,他睡俺了,欠俺钱不还呢!赵大爷呢,一副被强奸的小样儿:没有,没有,没有啊,我不认得她呢!饶大娘上中下三路全方位进攻,赵大爷顾了脸面顾不了下盘,全没了他在动物世界里的从容与风度,一大把年纪了,在全国人民面前被一娘们如此调戏,实在让我们这等无聊人士大开眼界,想想那年春节晚会吧,“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大娘咧着没牙的嘴说了句“我十分想念赵宗祥”时,我看到赵大爷在第一排坐着,笑得老脸象一朵苦菊花。估计是这个镜头给饶大娘灵感了,所以,她来了个着着实实的模仿秀:俺也想念赵宗祥!

      二人转演到这里,估计没啥可演的了,因为每场演出,都高潮迭起,花样翻新,如果再有后来者,必需进行革新才能赢得观众,赢得票房。想想,全中国有多少人年收入超出人均637元的水平了,我们不只温饱了,简直是吃饱了撑住了,所以我们对二人转的要求可能越来越高,内容吧,都是那些内容,因为作案工具都大同小异,是吧?所以内容没法更新;其次是性别歧视,三场二人转里,都是女主角窦娥似的喊男人睡她了或者是想睡她。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一场带有女权色彩的二人转-男主角先亮相,高喊某女名人睡他了或者想睡他,这样才能显示男女平等!是吧?最后,最关键的是男女主角,得换换了。中国的娱乐媒体在这方面也得改进一下,报道奸情二人转的剧情进展,自是功劳不小,但是天天报道些民间小奸小情的,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全国人民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与审美趣味,一句话,全国人民希望你们来个大型二人转。你看人家美帝国,捉奸先捉王,克林顿围着莱温斯基转,全美人民围着莱温斯基的裙子转,人家那个热闹劲儿,惹得我们这边都眼红:生病的暂时不生了,更年期的暂时不更了,没扶正的女人暂时不跳楼了,没升上正处级的干部暂时不闹情绪了,叫唤着对台动武的红小兵们也暂时不亢奋了。美国人民捉个奸,都有助于我们这边的稳定,可见捉大奸的好处比较大。

      听说,人家莱温斯基小姑娘要把自己与总统的奸情拍成电影了,男主角虽然还没有敲订,但是克林顿先生亲自担纲也不是没可能,反正人家长得够帅,对得起观众,这样,美国人民又有好戏看了。我媚美,原因即在于此,你看人家总统多孝顺自己的衣食父母啊,舍身娱亲啊。电影名字我都给人家起好了:《美国人民的好儿子-克林顿》,或者:《美国人民的好二奶-莱温斯基》!再看一下我们这里,是不是略逊风骚呢?

     这文章是三年前写的,让俺发晕的是,三年了,百姓盼望的国家级二人转没有出现,张钰与饶大娘倒是又都踩着鼓点上场了,兜售的居然还是那些小玩艺儿,我晕,对观众不够尊重啊!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1)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07#9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当道德沦为把戏
         (旧文一则)

  从周公的“敬德保民”开始,中国的政治就拉扯上道德,非法同居了。就这么不清不白暖昧了几千年,似乎早是事实婚姻了。问题是,几千年的历史恰好又是对这桩婚事既定目标的不断否定与再否定。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式搞思想整风运动,孔儒用“三纲五常”搞臣民道德建设,大清用文字狱抗击“士大夫自由化思潮”,蒋中正用“饭前便后要洗手”展开“新生活运动”,搞来搞去,政治没有大同,礼仪之邦成为远古神话。更惨的是,如今一提道德,所有的人都憋不住想偷笑。

  因为我们已经把道德玩成把戏了,尼采谓之为中国把戏!我觉得,叫中国政治魔术也行。远古先人玩道德,可能玩的是真的,而且,道德更关注的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所以,天灾人祸发生后,首先要道歉的是皇上。那时候的人普遍认为,皇上道德方面有所欠缺了,上天才降下惩罚以示警戒呢,所以皇上得时刻准备着下罪己诏。不象现在,天灾人祸发生了,全赖老百姓不环保,地方政府督察不力云云。如今,小民百姓越来越聪明,发现老天爷不长眼,皇上罪己,不过是认认真真的装模作样。执政者更聪明,发现装模作样必不可少。可是玩得多了,双方都明白了,这只不过是个把戏。

  问题的关键是,道德这把戏,并不是谁都能玩好的。比如我们看大卫。科波菲尔的洋把戏,瞧得五迷三道的,就是瞧不出名堂来。道德把戏与魔术的共同点是,双方都把假的玩得跟真的似的,区别在于,前者把假的说成真的,后者一开始就申明全是假的。这也正是我们鄙视前者喜欢后者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道德大玩家也不少,孔子似乎是道德的集大成者,可是这哥们儿愣说人家少正卯同志玩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有邪,乱人心,影响稳定大局什么的,总之,孔二同志舞起一根恁好看的道德大棒,把人家少同志给处理了。现实中,道德小玩家更多,有些人甚至能把道德玩成自己的贴身小裤头,比如成克杰同志,“一想到广西三千多万人民没有脱贫就心疼得睡不下觉”,这小裤头做工好啊,广大看官甚至产生了克杰同志根本就没有私处的误觉,直到这小裤头被上级长官剥下,大家才发现克杰同志的私处空前的雄纠纠气昂昂,早已过了鸭绿江-外遇了呢!

  尽管道德的把戏谁都看穿了,可是执政者们一上台,嘴里还要含上道德这颗球,腮帮子鼓胀得赛青蛙,哇哇的叫,这是历史惯性。也许,执政者们一开始就不信这个邪的。如果他们信的话,中国就不会出现专门在皇家后宫行走的国粹-太监这种玩艺儿。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吗?皇家把七八九岁至十来岁的男孩子统一弄到一个什么“厚德载物”、“以德治校”之类的学校,或者就象培养咱们现在的官吏似的,多搞些三讲四美五代表之类的活动,那,还用得着阉割男人,绝其私处吗?

  执政者们在自己的后院做事做到底,说明,他们心里根本不信道德这个玩艺儿,之所以在政治生活中尚搞道德建设,除了习惯以外,还在于小民百姓们的天真,他们总以为,这回肯定是真的,就想彩迷对于彩票的态度一样,总有幻想。就是因为这种心态,这样的电视剧才能在平民百姓中引起轰动。对于各级官吏,那只是欣赏一个把戏,至多,类似于参加了一次学习上级文件的例行会议!

  基于道德成为善玩者的把戏,基于道德被人制成了私处的遮羞布,所以,我声明,我是个反道德者!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来讲,道德恰是最大的不道德,而宣谕道德理论者,恰是德之贼,基于这个层面,最让我痛恨的是宣传英雄模范人物道德事迹的政治导向与社会舆论。耸怂他人损己,再怎么说也是不道德的行为。道德的宗旨本是利他,可道德实行起来却需要首先损己!道德的原则与道德的宗旨相违背,所以,茅于轼才说,人与人等价的前提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与损人利己是一样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

  还有,从经济学角度来观看道德,它取得的经济效益不但不是可能条件下的最大值,甚至可能是负数。比如,一个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了乡里的一根电线杆子而跳进洪水中,结果,电线杆子没上来,人也没了,但这青年却成了英雄!英雄精神激励下,八十岁的老太都敢申请参军。问题是,冲锋的时候,老太尚需后生们搀扶着慢慢儿来。这事儿可以按搏奕来分析:雷锋在火车上倒水,打扫卫生,雷锋的行动得一分,那被替的列车员闲来无事,只能得负一分了,两者相加,零分;如果列车员被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干的特性,还得再加负一分。雷锋下车后不干自己的公差,忙着帮老太寻儿,可得一分,可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与时间,得负一分,还有,应该帮老太太找儿子的公安派出所该做的事不做,也得负一分。如此一计算,学雷锋做好事,其负值经常大于正值,更别提孩子们把本不用过街的老太太强行搀扶到街道过的“绑架式”道德行为了。道德的社会效益本就是负值,道德这玩艺儿若是再被人利用,那简直纯粹就是负面的东西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在道德旗帜的诱惑下,真的自绝其私处,自阉其精神了。比如海瑞,给母亲过生日,买了两斤猪肉,竟成了国家特大新闻!如果说海瑞的穷还算作真穷的话,那么道光提倡节俭众多官员集体穿补丁衣服又算什么?种种道德之秀恰恰恰掩盖了道德的本意和实质—掩盖了真正的不道德!因为物质的匮乏有时候是人为的,或者说,是道德实践者的无能才导致的。打一个浅显的比方,一个不善于打仗的将军,却善于替伤兵吸掉伤腿上的脓血。一句话,道德有时候可能成为无能的护身符,这方面,刘备同志堪称榜样!

  道德成为政治把戏,人们由不得不偷笑。可是教育者在学校也搞这类把戏,我就没有欣赏把戏的好心情了。据报载,南京大学自主招生后踢的第一个臭球就是-见义勇为者降低20分录取!所谓的见义勇为,将以获奖证书和新闻稿为准!南大真会装傻,不知道现在的获奖证书存在诸多猫腻?还是不知道现在的新闻都是有偿新闻?想扶持假证贩者和记者同志先富起来,也用不着这么抬摇,这么明目张胆嘛。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杜君子之腹,但是我还是担心,因为道德这类小把戏我们小时候就奉上级暗示,做得很好了。比如为了拾金不昧,我和同学臭臭订有口头合同,我把自己的铅笔给他,他交给老师,说他拾的,我再找老师报失去。几天后,他把自己的二毛钱给我,我交给老师,他再找老师报案去。结果,俺俩一个比一个道德。全班同学都这么玩儿,老师招架不住了,可是又不能明令取消,真是好玩极了!糊涂如我,尚能玩得转道德这球,我怕有人玩得比我更好,我怕得有理!因为在南大之前,浙江某大学已经把这把戏玩得带血了!学生的义务献血加入综合测评总分并与奖学金、入*党、保研、就业等挂上了钩,大一的孩子就喊出了“烈士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用鲜血换来锦绣前程”的豪言壮语。带着血,道德与利益就这样亲吻上了!

  当道德沦为把戏,还不如索性取消道德呢。全民集体裸奔,我看谁好意思再给我道德!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0)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08#10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中山先生何感?
三糊涂
             谨以此文纪念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日。不用说,又是一番隆重的纪念。我不知道,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将是何感?
对中山先生的纪念,我们向来是隆重的。但是我觉得,以先生的爱国热忱与品质,对于纪念是否隆重是不在乎的,他在乎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是否努力。
同志们都努力了。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时,对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并且宣告:“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山先生泉下有知,不知何感?所谓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作为历史事件,是有争议的。蒋介石当然认为他是孙先生的革命继承人。虽然庆龄同志多次声明老蒋背叛了孙先生的革命遗训,乃是先生革命事业的背叛者。但是在先生的遗训里,庆龄是没有代先生鉴定革命继承人之真伪的政治资格的。一句话,夫人的话,只能代表她自己。众所周知,孙先生在临终前有国事遗言、家事遗言、致苏联遗言等。而宋女士在家事遗言中才有突出的地位:“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当然,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孙先生还把儿子、女婿叫过来,告诉他们要“善待孙夫人”。总之,作为孙先生的寡妻,庆龄所能得到的就是先生的纪念品和先生家属的善等。这里还有一桩公案得提一下,1923年8月16日,蒋介石作为孙中山所谓的“最能干的人”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三个月之后,也就是12月29日,小蒋回来了。这是一次标准意义上的“北天取经”活动,问题是,蒋僧与唐僧不同,他发现“北天”并非极乐世界,他说:“苏维埃政治制度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俄共政权如一旦臻于强固时,其帝俄沙皇时代的政治野心之复活并非不可能。则其对于我们中华民国和国民革命的后患,将不堪设想”。他还说:“在我未往苏联之前,乃是十分相信俄共对我们国民革命的援助,是出于平等待我的至诚,而绝无私心恶意的。但是我一到苏俄考察的结果,使我的理想和信心完全消失。我断定了本党联俄容共的政策,虽可对抗西方殖民主义于一时,决不能达到国家独立自由的目的;更感觉苏俄所谓‘世界革命’的策略与目的.比西方殖民主义,对于东方民族独立运动,更危险。”对于蒋介石的考察结果,中山先生埋怨他考虑过多了。问题是,历史没有给先生更多的考虑时间。先生癌症了,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于是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蒋介石并没有走向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或者说半途转向,更多的走向了旧三民主义。
中山先生泉下有知,不知何感?先生一生在追求真理与革命,但是革命路上难免失误。第一失误,错识袁世凯;第二失误,错用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等他重新选择,去拥抱苏俄时,历史则不给他自我验证的机会。特别是曾经的苏俄已经灰飞烟灭,更给人留下了诸多考虑空间。
对于先生的革命遗志,毛泽东同志告慰先生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此言不差,我们以二级跳的强悍姿态超额完成了孙先生的革命遗志,可谓是横空出世。如果了解孙先生的革命经历,当会发现,这种跃进式姿态,历来也是孙先生主张的革命方式:孙先生小的时候,欣赏太平天国革命;长大以后,给李鸿章发去一个帖子,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鸿章没有回帖,孙先生遂走了坚定的革命道路。当康、梁忽悠他们的君主立宪时,孙先生的回复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爱国热情决定了孙先生的激进,既然立宪都得流血,那我们不枉流一回,干脆一下子跑向共和算了。对于先生的这个激进主张,庆龄同志在纪念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的讲话里作出了如下评价:“孙中山有信心和勇气宣布这个主张,因为他坚信中国人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日本,甚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梁启超这样的改良主义者却硬说中国人民只能模仿和追随西方,没有能力超过西方。在西方国家面前,梁启超和所有改良主义者简直是懦夫”。
康梁确实是懦夫,只敢提到模仿与追随西方,从来没有想到短期超过日本,甚至赶超英美什么的。相形之下,孙先生就敢想敢干,他把大总统一位让给袁世凯,并把满肚子希望也寄托到了他身上,希望在袁世凯的带领下,中华民国走向共和,赶超欧美。原话是:“必能驾欧美而上之也”。
先生生前看不到革命成功,更看不到中国赶超欧美,所以才留下革命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欣慰的是,革命早就成功了,夫人庆龄早在1966年,也就是纪念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讲话里就声明:“孙中山在遗嘱中要求所有革命者继续斗争,直到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这一遗志,并远远超过了它”。一个“远远超过”,不知先生何感?特别是如果他得知,夫人此番讲话之后,文革才开始,红卫兵既围攻夫人的资产阶级发型,还围攻夫人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养鸽子、弹钢琴、听西洋音乐等), 既捣过夫人父母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坟,还准备搞掉夫人夫君中山先生在南京的雕像的话。
勿庸讳言,某些器物方面,我们可能超过了先生当初的设想,但是先生的革命理想应该不仅仅于停留在器物方面,何况单是器物也离欧美有一些距离呢。所以我想最能告慰先生的当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在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3 10:02:53编辑过]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0)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09#11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儒家代表王莽的虚伪
一个人,居然能虚伪到真实的地步!这个人就是王莽!

后人眼中,王莽堪称千秋第一伪君子。

看王莽的故事,我有时真的犯糊涂,我不知道,王莽的仁孝恭谦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如果是真的吧,大家肯定不同意,这么谦恭的人,最后自己竟坐了大汉的龙椅,怎么也说不过去吧?若是装的吧,你装装试试,主席都说过,人装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装。装那么长时间,在那么多人的眼皮底下,要孝顺父母尊敬嫂嫂关心侄儿;要早起晚睡手不释卷生活俭朴;大司马王风病了,他以侄儿之身衣不解带乱首垢面的侍候其数月;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隶,他痛斥儿子,勒令儿子自杀以偿命;王莽被授宰衡之封号,他“叫头流血固辞”…别说勒令儿子自杀了,就一个叩头至流血我就装不出来,那多疼啊;还有晚睡早起,虽然不疼,但是晚睡易做,这个早起多不容易啊,我每天起床都需要背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起床!

总之,一个人能装到这种地步,即使是假的,也很了不起了。而汉民们,估计是不太讲究真假的,比如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就没一个人调查一番。比如亩产稻谷十万斤,中国的科学家都信。也许我们更喜欢假的?

不管真假吧,公元五年,政府已收到全国各地来信487572件,都是表扬王莽的。一片表扬声中,汉平帝死了,年仅14岁,死后无嗣。王莽早已拥有周公之名与周公之权,所以,给汉朝弄了个2岁的接班人子婴。子婴尚未继位,王莽应做皇帝的符命与征兆接二连三的出现。此乃天意,与袁世凯做皇帝,车夫妓女上街请愿的民意乃一个意思。于是,王莽半推半就的做了皇上,子婴一下子变做了他的皇太子。

当然,王莽还不敢一步到位,公元六年,他先做了“假皇帝”,回臣民曰“摄皇帝”,自称臣妾,称己曰“予”,若朝见太皇太后皇帝皇后,仍得称臣。很没意思吧?别急,慢慢来。公元八年,有人献王莽当为真天子的符命,王莽看时候成熟,就动了真格的,到未央宫登基,改国号为新。做了真皇帝的王莽,拉着四岁孩子子婴的手,哭得满脸鼻涕泡,说:“当年周公摄位,后来终于还政于周家。今天就皇天独逼我受命,让我不得做周公做到底,我真命苦啊!”据说王莽的一番哭辞,感动得百官也跟着冒鼻涕泡。如果大家有记忆的话,当知老袁也曾在隆裕太后和小傅义面前如此的冒过鼻涕泡。后来老袁做皇帝,居然也学了王莽,分步完成,先做假皇帝-终身大总统,后做真皇帝-登基,改年号为洪宪!两个人中间的时差将近两千年,而上演的闹剧象一个导演导的,可见造化弄人!

老袁之所以做皇上很失败,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人民都半睡半醒之间,他们正在比学习比进步,只接受不穿龙袍的皇上,特讨厌穿龙袍的皇上,老袁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以身败名裂!王莽做皇上也很失败,原因就在于他与时俱退,他要按孔子的教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王莽最让人不可忍受的是,其郁郁乎文哉竟是这么文的:将匈奴单于更名为“降奴服于”;与单于互相交换人质,单于如约送来大汉人质,得到手的却是被诛三年的儿子的尸首。儒家的无信不立就是这样被他立的;改高句丽为下句丽,惹得东方数族不断的造反…整个大汉就这样被王莽捣成了浆糊,眼看着船要沉没,王莽又开始哄自己玩了,娶新皇后冲喜,并且把自己的胡须染成黑色。问题是胡须染成什么色也无济于事,反叛的战火终于烧到了长安。王莽手下人献计:“据《周礼》和《春秋左氏传》,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周易》也说:‘先号啕而后笑,’应哭天以求救。”王莽一听,我都装到这份儿上了,哭还不容易吗?于是开哭,一 直哭到昏死过去。后来发现一个人哭没有意思,于是命令太学生和百姓每天早晚两次到南效哭天。凡是参与哭天的,有免费的粥喝,凡是哭得跟真的似的,并能诵读王莽的告天策文者,授予郎官职位。几天之内,就有五千多人得到这个官职…

哭的结果,大家当然知道,王莽的头被义军割了下来,悬在城门头,百姓们掂着他的头当皮球玩,虽然没有踢出国门,冲出亚洲,但是王莽的名气还是传到了现在。后来有人把王莽的舌头割下来吃了,据说是因为王莽说谎话,害苦了他们。我一直想知道,到底是谁吃了王莽的舌头,要是他一个人吃了倒无所谓,或者他和几个朋友分着吃了也无所谓,怕就怕,这舌头若是被他扔黄河里,全国人民一喝黄河水,都学会了说谎可咋办?即使学不会说谎,都喜欢听谎话也很可怕啊!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0)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11:13#12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五毒蛇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特殊贡献奖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爱心奖章   救灾勇士勋章  
精华 0
积分 332
帖子 202

来自 上海
状态 离线
   
2007-7-5 12:34#13
查看资料  文集  发短消息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良民证的复活,郑州府的可爱!

大河报6月23日消息,6月22日,郑州市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新的《郑州市市区暂住人口登记办法》,决定自8月1日起,郑州市将恢复暂住人口登记,外来人口在郑州暂住3日以上需登记,暂住30日以上需申领居住证云云。

消息传来,举州骚动。在郑州工作两年但却没有郑州户口的学生给我发来短信:糊涂姐,我得办良民证了,多可爱的措施呀。

是的,很可爱。

可爱一:曾经的暂住证和暂住人口管理办法,很不人性化,很不亲民,所以才被叫停的。此次,郑州府将暂住证改叫居住证;《郑州市暂住人口管理办法》改叫《郑州市市区暂住人口登记办法》。郑州府解释说,居住证与暂住证虽然在字面上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不一样,居住证的发放被更多地赋予了服务职能,更加人性化;从“管理”到“登记”,摒弃了‘防民’、‘制民’的陈旧观念,有利于和谐云云。糊涂我比较迟钝,感觉不出什么新观念和人性化。只疑惑,剃头改叫理发,娘改叫妈,于是乎,理发就比剃头人性,妈就比娘亲?

可爱二:过去的暂住证费用,包含了管理费。现在呢,只收取工本费3元,有人说,那证的工本费,定价五毛都有得赚的,并且希望以五毛的定价包揽下市府这桩买卖。所以,虽然工本费只有3元,但是再少也捱不住雁多啊!至于管理费用,政府很爽,说全由自己买单。郑州府将成立专门的协管队伍,预计1500人,且优先聘用本市失业人员。可谓是一举三得:一得,扩大了就业队伍,安置了部分失业人员;二得,取之于市民,用之于流民,市民不觉得吃亏,流民不觉得沾便宜,两下心安;三得,除了城管之外,郑州市从此多个城市形象代表-暂住人口协管员,简称“人管”,颠倒一下,就是“管人”。

可爱三:这次暂住,不但收费不多,还不麻烦。为方便暂住人口暂住登记或者办理居住证,郑州府将广泛设立登记站点:在市区公安派出所设立99个暂住人口登记站,在社区和都市村庄设立369个登记点,按照全市100万暂住人口来算,平均1万人就有一个登记站,平均1000人就有一个登记点……糊涂我对数字比较迟钝,读着读着就恍惚了,感觉怎么象西方的选民登记站和公民投票点呢?只不过,人家是体现民主,咱是体现为民作主,差别也不大,俩字。

可爱四:3块钱的工本费之后,还有一系列权益与享受呢。新办法规定,外来人口办了良民证,还可以享受相关待遇与服务。至于啥服务,不太清楚。糊涂在新闻报道里仔细检阅,发现,登记站设立投诉台,受理群众的投诉和建议,还会帮暂住者维权。当暂住人口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将立即组织人员查处云云。按糊涂的理解,没有良民证,你打110,就没人受理的;你权益受损害,也没人给你维权的。不过糊涂不太信这个邪,别说你有暂住证了,即使有常住证,权也不是那么好维的不是?

可爱五:郑州市区的常住居民人口数是309万人,而暂住人口总数估计在120万人以上,这样算起来,市区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人系暂住人员。可谓是“三人行必有一暂”。于是,新办法要求郑州所有人口要随身带证,要么带身份证,要么带暂住证,否则把你当三无人员对待。不是吓大家,孙志刚就是前车之鉴,在广州工作两年了,晚上出来溜达的时候丧失阶级斗争警惕性,没带身份证,被当作三无产品给收容了,最后连小命都给收走了。要命的是,郑州市区,三人里就有一个三无嫌犯,打击面挺大的,大家中彩的机遇至少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三。打个比方,你和女朋友在公园里约会,“人管”都可能空降到你身边,伸手跟你要良民证呢。人常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糊涂要说的是,本该安全的地方,倒成了最危险的。在自己的国家,都得天天随身带证。万一忘带证,就可能被索命。怕啊!

可爱六:和谐社会,人人有责。暂住证的干活,除了公安民警和“人管”,这次还株连上了用人单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房东等。如果他们勾搭的雇工、学生和房客没有登记,那么他们也将作为相关责任人而被处以罚款,款数由50元至500元不等。看来,3元的工本费只相当于一个挂号费,后面的罚款才是“人管”费,再加上三无人员的收容费和遣送费,天,那就发大了。当记者担心,外来人口不老老实实的登记办证时,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是:不怕,办法一实施,我们就可以罚款的。呵呵,童言无忌啊。

可爱七:新办法规定,那些寄养寄读、探亲访友、出差、就医、旅游人员、外国人、无国籍人、港、澳、台同胞、侨胞等,均不在此列。这样一来,新办法的治理对象就仅仅是外来打工人员了。不知“人管”们如何鉴别相关人员?另外,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办法一出台,以往无序管理的流动人口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现状将得到彻底改观。对此俺深表怀疑。因为所谓的社会治安,糊涂认为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犯罪案件减少,二是百姓的安全感。新办法出台后,犯罪案件是否减少不得而知,但是百姓上街买菜、公园约会、晚上散步、出门如厕都得时刻惦记着带证,一旦忘了带那个护身符,看见公安民警及“人管”就双股打战,浑身哆嗦,时不时体验做贼的心虚感觉,这种治安现状好象很不安全耶!

身份证不管办几代,似乎都无助于治安的改善。倒是一个暂住证,作用比身份证还要大。我们拭目以待吧,希望郑州府的人权及治安从此好五倍!




BG4 CFH
2007-7-5 19:11#14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夏衍,你的包身工很不经典,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夏衍,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你的《包身工》,知道了旧社会之恶,小日本之毒。背你课文的同时,当时我们幼小的心灵就伴随着你引导,向往新社会之美,想像共产党毛主席之亲。但是,山西“黑奴“事件”曝光后,我痛感到,你的包身工太不经典了,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第一,你的包身工,有期限有工资有合同。包身工与工头订有合同,三年的期限,工头还要付给包身工二十元大洋的包身费。虽然只有二十元,但毕竟是大洋啊。因为我们山西的黑奴,别说大洋了,连一分人民币都拿不到手的,没人跟他们订约,他们是被工头骗甚至绑架过去的。他们拿不到工资,且没有期限。你的包身工,好歹有些希望;而我们的山西黑奴,则完全是绝望。

第二,你的包身工,是早上四点半起床,工作时间是早上五点至下午六点,总计13个钟头,而山西的黑奴,工作时间是早五点至午夜十二点,总计19个钟头。当时的小日本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号,如今的山西,目标可能是多快好省地建设小康社会,前者是糊弄人,后者没有糊弄,至少做到了多快好省-包身工多,致富快,砖头好,成本省!

第三,你的芦柴棒,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虽然是个童工,但好歹年纪稍大些,跟胡兰子一样,在未成年人中,好歹算是少女了。而山西的黑奴,最小才八岁。简直还是个儿童嘛。连八岁的孩子都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战场,可见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热情与信念的坚定,比小日本认真多了。

第四,你的芦柴棒,要与男包身工们睡一起,而且,丧失了女孩子特有的害羞感,据你报告,她会在离开男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还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等等,但是她并没有沦为山西黑奴中的那种性奴,比山西性奴强多了。

第五,你的包身工,是两粥一饭,也就是两稀一干,虽然比毛泽东那帮高官在七千人大会上的待遇——两干一稀要稍次一些,但战争年代,应该建国后的和平年代更资源不丰富吧。而且,比上和平时期的高干也就差那么一干而已。现在,山西的黑奴是三干,早中晚全是馒头。看样子,似乎比你的包工身待遇好些。但是别忘了,现在日本撤兵半个世纪了,中国也不自然大灾害了,更关键的是,中国崛起了。还有,你的包身工可能遇上“慈祥”的老板,这些老板会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给大家当菜吃。你的包身工,还会遇上老板、老板娘生日之类的喜日子,可以享受到添饭的待遇。即使有时候没抢上饭,老板娘还会刮些锅巴,去外面接些冷水,用自己梳头的油手去里面搅拌一下给你的包身工吃。如此综合对比,我感觉,现在的山西黑奴尚没有你的包身工福气大,你应该知足了。

第六,你的包身工,是给日本人干的。山西的黑奴,是给中国自己人干的。你说,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中国奴隶的冤魂!所以我说,山西的每一块砖上都渗透着中国黑奴的鲜血。我还要说,日本鬼子走了,但是日本鬼子的基因,却留到了大唐中土,那么是谁继承了日本鬼子的基因?你是否愿意为此再续写一篇报告文学,轰动一下?

第七,你的包身工工作的地方,写有“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告示,他们丧失了与外人接触的机会,被称作罐装的劳动力,所以很难被人发现,很难被解放。而山西的黑奴厂,就建在村里,甚至有些就建在村支书家的对面。老百姓能看到,村支书能看到,其它公检法也不难看到。但是大家集体沉默,如果沉默的老百姓都是“良民”的话,那么当地的政府就是皇军的干活了。山西象你笔下的上海一样,是沦陷区、日占区了。唯一的区别是,山西政府没插小日本的烧饼旗而已。

第八,你认为你的包身工,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说得对,因为那是日本占领中国的时代。问题是,山西的黑奴,却是在太阳底下、和谐盛世、中国崛起、人民当家作主、人权好五倍的背景下发生的,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些黑奴,面对着继往开来的二十一世纪,又是哪个制度下的奴隶呢?公元前十六世纪吗?

第九,你说,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你还警告某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你是否知道,黎明远没有到来时候,就有人告知愚众天亮了且很晴朗呢?你是否知道,现在的某些人,都是唯物主义的战士,不怕冤魂呻吟呢?

最后,山西黑奴没有曝光前,我就听说,你的《包身工》从中学课本上撤下来了,据说是怕农家孩子读课本的时候,联想起他们那做农民工的父母来。当时听了,我还老大的不乐意,不希望撤下这篇课文。现在,我乐意了,你的《包身工》已经很不经典了,至少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愿您在九泉之下,没有过多的羞愧,估计您也没想到,象祥林嫂那样没想到,象动物庄园里的“其它动物”一样没有想到,我们都没有想到!我们象祥林嫂一样,不知道老虎冬天也会下山;我们象动物庄园里的其它动物一样,不知道跟着一小撮动物造反成功后,获得的将是“所有的动物都平等,但有一些动物比其它动物更平等”的现实!




BG4 CFH
2007-7-5 19:13#15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严副局长对“疑似三陪女”的动作有点大

广州日报6月5日消息:福建漳州安监局副局长严建国调戏殴打女子陈某一案被从重从严从快处理啦。

安监局副局长严建国为什么调戏殴打女子呢?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2007年4月27日下午,福建漳州安监局副局长严建国带队到漳浦县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工作。之后,检查组接受被检查单位宴请,并喝了酒。当晚,严建国入住漳浦假日之星大酒店,送别客人时,在宾馆5楼与女子陈某迎面相撞,严建国误认为陈某是“三陪小姐”,陈某与之理论,双方发生口角。之后,陈某在电梯门口欲下楼时,严建国紧追过去质问并动手殴打陈某,陈某就这样被局长打进了医院。

事发后,民愤极大。于是,严建国于5月1日到漳浦看望陈某,双方达成书面和解,严建国表示道歉并愿意承担全部医疗费。5月11日,漳浦县公安局给予严建国行政拘留五日,并处罚款500元。5月13日,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严建国党内严重警告处分;5月29日,漳州市委决定将严建国调离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不再担任市安监局副局长职务。

同志们,所谓的从重从严从快就是这么回事。

请原谅糊涂,写到这里,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想,不得不“凯迪”一下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奇迹一:怪不得中国屡出安全生产事故呢,原来所谓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就是局长下午带队到被检查单位检查。为什么下午而不是上午呢?我估计是下午离晚餐时间近些。你想想,按上班时间,下午三点出发,车队浩荡一个钟头,四点到达被检查单位,被检查单位热烈欢迎,准备一个茶话会什么的,就扯到五点了。五点了,晚饭时间就到了,于是,车队再浩荡到酒店,接受被检查单位宴请。宴请到几点,糊涂我就算不清了,一者是我数学没学好,二者是,领导们喝酒的时候,时间和酒量的把握上,似乎没个谱。但是,漫漫长夜,总不能止于吃喝,公款食、色,领导之性也。吃喝过后,也是有些谱的,意思不外是,领导就夜不归宿了,由被检查单位安排,入住豪华大酒店。入住豪华大酒店干甚呢?你问我我问谁?我们百姓从来不知道,咱的领导们是干啥吃的!但是,日理万机之余,在豪华大酒店亲切接见一下三陪小姐,应该也算领导份内工作。

奇迹二:记者没有交待,入住豪华大酒店的,是安监局一行呢?还是局长一人独中头彩。反正大家没闹出什么动静,就局长闹出动静了。局长之所以闹出动静,在于他太主动了,没有在自己的房间里守株待兔,等候三陪小姐上门中埋伏,而是自己走出去游击了。这就难免发生走火之类的误伤。这不,局长遇上的陈某,敢情不是被检查单位给他预订的肉包子,而是良家女。但是局长当领导时间长了,是有职业病的,在他眼里,满店尽是三陪女。既然是三陪女,领导对她就亲切起来了。这么一亲切,领导的枪算是走火了。

奇迹三:记者没有交待细节,但是发挥我们有限的智商,我们也能想像出,局长把人当三陪女了,且又喝些小酒,所以职业病表现得应该很充分:马列主义没有了,三代表没有了,不荣不耻没有了,语不重心也不长了。有的只是,领导就是流氓!领导如此流氓,遭遇领导的良家女当然要“与之理论了”。更何况,领导脸上没贴“首长”之类的小便条,屁股上没镶“局座”之类的安全套,陈某所谓的“与之理论”,当然就是骂了。哎,领导是不能被骂的,翻遍中国当代史,就发现吴兰花骂领导没挨上打,其他的,死得很难看。总之,陈某倒霉,遇上了领导,被领导当作不敬业的三陪女给打了。酒店的监控显示,领导打女人很在行,打出了领导的威风,打出了领导的名声。独可怜了陈某,比帝国主义还要不堪,夹着尾巴都没有逃走,被领导打进了医院。

奇迹四:局长调戏殴打女人,我们觉得事情很严重,但是后果很不严重,这让我们友邦很惊诧:漳浦县公安局给予严建国行政拘留五日,并处罚款500元(我晕,公安局对流氓的处分原来是这等象雾象云又象风?这不鼓励大小领导们都上大街耍流氓吗?);市纪委常委会给予严建国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我晕,所谓的党内严重警告,我估计是这样的:同志啊,以后再去外面寻欢作乐时,一定要在房间内埋伏,千万不要主动出击,以免暴露我军目标。另外,酒不要喝恁多,把领导本色也给暴露了);漳州市委决定将严建国调离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不再担任市安监局副局长职务(这个更晕了,领导耍流氓事发后,就是调离,调到哪个单位我们也不得而知,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他被调到公安局,做正局长去了。因为局长很爱这一口,上级领导干脆让他专职干扫黄打非的工作去了,这叫专业对口人尽其材?)

局长耍流氓,从表面上看,调戏的是陈某一人。局长耍流氓,从后果上看,调戏的却不仅仅是陈某一人。因为,事情的处理,挑战的是全国人民的智商与情商......不是吗?




BG4 CFH
2007-7-5 19:18#16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再怎么折腾,也还是讲政治啊!

中国青年报4月23日消息,高校政治课正在进行大幅度调整,改革了!

糊涂我以为,政治课要从此取消,或者至少变成选修课了呢。仔细看了消息,发现俺也太自作多情了些:政治课没撤,仅是改头换面,弄一件时尚外衣,换了几个姿式而已。强奸还是强奸!
大学生烦政治课,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据说,有关部门刚刚明白这一“国情”,他们从2004年3月起搞了为时9个月的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公共理论课的门数和课时比重偏多;在内容上各门课程之间有所交叉,与中学政治课也存在重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

我晕,也不知大学生们咋被调研的,看调研结果,高校学生并不拒绝政治课,只是需要改进而已。于是乎领导重视,专家出动,先把政治课给整了整容,后是把政治课给压缩调整了一下。
整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穿上了时尚外衣。据说,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新教材非常“时尚”,采用流行开本,彩色胶印,70克铜版纸,12个印张,就像刚从书店里的畅销书架上取下来一样。呵呵,明摆着是想混入人民群众队伍里嘛。

第二,瘦身了。据说,薄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页码仅为180,共18万字。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字数达29万字。呵呵,敢情裹脚布也能整得臭而短啊!

总之,这次整容很不容易。据说集中了全国最优秀力量,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水平专家和教师编写。真是难为这些高水平专家和优秀老师了。因为这个活儿不好干,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干起来捱不过良知的叩问。另外,高校政治课的这种整容工作让我想起了芙蓉姐姐最近整出的新形象。据说,一直都是以直发、淡妆亮相的芙蓉姐姐被造型师岳华运用大波浪、彩妆、烟熏妆进行了全新改变 ,整体更张扬更活泼,从风格淳朴走向性感时尚。我晕,高校的政治课整容,原来是学芙蓉啊。芙蓉再怎么折腾,芙蓉毕竟是芙蓉。高校的政治课何尝不是如此呢?你就是穿个马甲出来,照样是讲政治吧!?

至于政治课本身的压缩调整,总的精神是课程少了。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九八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增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如此调整,让我想起了《庄子•齐物论》中,宋国狙公哄猴子的故事。由于家里粮食不够,他想把喂猴子的粮食减少一些,但又怕猴子不听话。于是,他就对猴子说:今后给你们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了吗?猴子们听了,认为太少,都很生气。狙公见此情景,沉思了一会儿,又马上改口说:“朝四而暮三,足乎?”猴子们一听,表示满意。

猴子不知道,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总数是一样的。但是大学生们再傻,也应该知道,七门课虽然变成了四门课,但总含量没变啊!

高校政治课的必修性质,让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大学教授马克斯•韦伯。一个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脊梁陈寅恪先生。本糊涂对他们敬重有加。

喜欢韦伯的原因很多。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就对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进行了驳斥:

关于工人阶级贫困化问题,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使工人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关于越来越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问题,韦伯认为,实际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迅速崛起了一个职员、私营企事业者与官僚群体。因此,未来发展中,不会出现两大对立阶级,而会出现一个利益和群体多极化的复杂局面;对于经济危机及其后果的估计问题,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向卡特尔发展,竞争趋向缓和,危机缓和,因此,危机不会引起革命。

第二个原因是:韦伯每天工作到凌晨一点,对妻子说:如果我不工作到一点,我就不配当大学教授了。

第三个原因是:作为大学教授,韦伯坚持价值中立论,认为任何主义无权走进大学,登上讲台。
韦伯认为,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更应该保持自己的价值中立性,要教给学生的是经验科学的正确结论,而不是自己所持有的价值准则或宗教信仰,教师也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信念去影响学生的判断力,使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观察染上价值观念的偏见而失去客观性。价值判断是要宣传的,但那是政治家、宗教传教士们的事业,应该拿到教堂里或公众场合里去做,在大学的讲台上应该给学生经验的知识而不是价值的观念!

至于陈寅恪先生,他的故事足以反映他对政治课的态度。1953年年底,汪篯(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47年曾任陈寅恪助手,时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携郭沫若、李四光的信来广州劝说陈寅恪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对此作了书面答复,即《对科学院的答复》,其中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学生了。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即不是。将来我要带徒弟也是如此。因此,我要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拒绝讲政治,陈寅恪后来成了钦定的中山大学的第一面反动学术白旗!

故事讲完了,作为大学老师,我希望我的同行们,都能记住韦伯的话,更能记住陈先生的故事!在这个乱噪噪的世界里,让我们在内心,保持一份绿地,一份清静,一份坚持和一份良知吧!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2) | 引用(0)




BG4 CFH
2007-7-5 22:41#17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原创]糊涂读史:做老师真好!
最近看了一本书,尹朝高写的,《毛泽东的老师们》,看来看去,就一个体会:做老师真好!特别是做主席的老师!
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是邹春培。据尹先生讲,毛泽东进了京,成为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之后,列了一个故乡亲朋进京会见的名单,其中就有邹春培的长子。邹家的日子从此好过多了,毛泽东先后几次拿自己的稿费贴补他家。
真让人羡慕啊!

  毛泽东十二岁时,又换了一个老师,郭伯勋。这郭伯勋会相面,一看毛泽东,就想起了太史公对张良的评语:“余以为其人必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于是这郭老师跟他的学生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观你的相貌,听你的声音,你会有大造化的”。郭先生的相面术比较高超,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郭老师对他的家人说:“听,毛泽东的声音,象不象女人的声音?我早就说过,男人一副女人相,一种女人声音,就会大富大贵,做皇帝,没错吧?”

没错!郭老师的侄儿郭梓材回忆说,毛泽东于百忙之中,给郭家寄来书信十三封,汇款两千元,让郭家治病和改善生活。
羡慕吧?别说俺小农,俺就不能看别人数钱的小样儿,听见一个钱字俺都两眼贼亮呢。

  毛宇居既是毛泽东的堂兄,又是他的老师,这就更好了,亲上加亲!建国后,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接济堂弟毛泽连、毛泽荣,经常通过毛宇居之手。毛宇居更是三次进京面见主席,殊荣自非一般。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毛宇居自然作陪。席间,毛泽东特意让老师们、亲属们过来作陪,却发现独独毛宇居的胞弟毛碧珠没来。问及原因,韶山的大队书记毛松华说:“碧珠划了富农”。毛泽东一听,严肃地说:“富农又怎么样?他是我的堂弟,他还能害我?一定要把他找来!”

   又是羡慕,不但做老师好,就是做那老师的弟弟也好啊。政治上有问题,也能变成没问题!你不服还不行,中国的政治就是这么没谱。

  毛泽东有一位“过激派”老师,名叫李漱清。建国后,毛泽东把他接到中南海会见。这老师,一进中南海就紧张(想想,这是什么地方啊,不是随便谁都能进去参观的),一见毛泽东就激动(想想,当初的学生,现在是什么角色啊,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培养出这等学生的)。学生也发现老师不自在了,说:“老熟人老朋友,随便一点么,怕么子啰!”我现在做老师,经常提问学生,他们也老紧张,我经常安慰他们:“就当玩儿呢,随便一点,自由发挥”。这种安慰有时见效,有时反而让学生更紧张。李漱清毕竟是老老师了,所以在学生的安慰下,紧张情绪有些缓解,说:“见了皇帝老子,我就慌张!”

 会见之后,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带领李老师等人游览了京津两地的名胜古迹。真好啊,我算了算,光门票钱就省好多呢。我长这么老,上京三趟了,可是从没进过故宫,他奶奶的,门票太贵!中南海的后门我倒是见过,门口站着个放哨的,那天还算有福气,看见一辆红旗轿车开进去了。我猜,里面坐的不可能是李鹏,因为总理上班似乎不会走后门的,所以,可能是工作人员吧?即使这样,感觉也挺光荣的-曾经路过中南海后门!

  李老师离京前,毛泽东送他一件呢子大衣,一套制服,人民币一百万元。这人民币虽然是旧币,但是总算过了百万富翁之瘾。够让人羡慕一阵子的了。临行前,老师突然想起一事,遂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个想坐飞机的申请报告。主席一看,当然要批准了,让他们登上民航飞机,在天上溜达了一圈儿。八十岁的李老师终于满意而归。他满意了,可我不满意,我也是做老师的,都21世纪了,我还没坐过一回飞机呢。不过,听英国首想张伯伦说,坐飞机很怕人的,所以我就生了一会儿气。
  
毛泽东的法律老师,名叫毛岱钟。这老师水平比较高,毕业于长沙政法学堂,接受的是新式教育。毛泽东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跟毛老师学了一阵子,就退学了。但师生情谊特好,遗憾的是,学生成功后,老师早就仙逝了!如果有老师在,说不定会帮自己的学生搞法制建设呢!

  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张干做校长。毛泽东当时带头闹学潮,张干要开除毛泽东,并给他一个“记过”处分。后来学生胜利了,张校长则被赶下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5年之后,张老师不安了:自己原先是贫民,可是当了几十年老师,积攒了一些钱,竟然被划为“地主剥削阶级”了,更严重的是,原先做校长,还嚷嚷着要“处分”人家,人家现做主席了,这可咋办?
  张干的不安是多余的,学生是好学生,做了主席后,更是明白自己原先有些捣蛋,当初张校长给学生延长半年学期,动机是好的,让学生多交十元钱学杂费,也构不上乱收费。最后,湖南省政府接到了毛泽东的信,给张干家送去了大米和钞票若干,张干幸福得一夜无眠!我也替他高兴,毕竟都是老师嘛!

 后来,主席又把张干接到了中南海,临走的时候,也给他一套制服,一件呢大衣,一百万元的零花钱。并且提出让他到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张干觉得自己孩子多,文史馆的薪水不够养孩子,就没去。但是从北京归来,省政府就给他一个顾问差事,每月领取优金,加上原先学校的薪金,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六十年代,中国人民都过上了苦日子,张干也不例外。可是主席在63年又让湖南省委书记给张干捎去了二千元人民币。多少人羡慕啊!这时候,多少人家正饿得哇哇叫呢!我大姐是61年出生,大姐出生后,有邻居给我娘送去一碗红糖水。我娘喝过之后,哇就哭了,埋怨我奶奶说:世界上竟有这么好喝的东西!你怎么竟不知道?谁知道啊,61年大年初三,家里就断炊了。
 
66年,红卫兵抄了张干的家,还抄走人民币五百。张干气坏了,派儿子上北京找主席,结果,抄走的东西退还,红卫兵从此再也不敢上他家“造反有理”了!这一点,革命元老们都会羡慕的!66年之后,红卫兵随便往谁家门前一站,谁家就得门户开放啊!

毛泽东的老师多了,尹朝高在他的书里一个一个道来。我越看心里越踏实,越觉得自己高明,选的这职业太好了。本来一直“忽悠”着想跳槽来着,现在,我再也不忽悠了,俺要做老师做到底,俺的学生中,已经有人做到镇长助理了。
耶!
三糊涂 发表于 传统文化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9月18日 22:38   
[原创]宋庆龄:一个理想家的妻子
孙中山在外人眼里的形象,当时的英国记者查门(H.O.Chapman)的概括堪作代表:“孙博士有许多英国和美国的朋友与同情者,但他们无意于支持反抗政府的叛乱…他们中大多数把孙看作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家”(转引自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版,第201页)。

对于孙这样的梦想家,有关表述太多了。这次,我想把目光对准梦想家的身后,确切地说,我想观照一下梦想家的妻子,宋庆龄女士。

首先,宋女士也是个梦想家,这从宋女士所就的学校-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校友对她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来:“知识渊博,态度庄重,富于理想”、“理想家”、“具有崇高的理想”等等。我觉得,这是宋女士与孙博士能走到一起的基础。如果说孙博士代表革命,那么宋女士就甘愿献身革命。这从陈炯明叛乱时,宋女士让孙博士先跑,自己断后,对丈夫说“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等行为中也可以判断出来。这或许就是政治理想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普通女人是需要男人来保护与呵护的,而普通男人也不会撂下心爱的女人自己先跑的,但是政治理想家似乎可以。因为政治家理想家眼里,死亡是有轻重对比的,有的人死得重-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轻于鸿毛。简单来讲,在孙宋二人转里,如果孙为宋死了,孙死得就有些轻飘飘,不够严肃,而宋活得也将是轻飘飘的,不够庄重;反过来,如果宋为孙死了,那么死的人重于泰山,活的人也不必羞愧,一切为了革命嘛。
不过让我纳闷的是两个人的婚姻《誓约书》的签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三)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之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赵金敏:《孙中山与宋庆龄婚姻誓约书》,载《文物天地》,1981年第2期)
初看这誓约,似乎没任何问题,但是细看就不是滋味了。当初恋爱时,孙博士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年龄问题。但是在婚约中,我没有看到他的这种担忧。相反,婚约中强调的是“永远的夫妇”关系。西方婚誓中强调的是忠贞不渝,永远爱对方,但绝不是什么永远的夫妇关系。总之,从孙宋誓约里,我嗅出了一股千年的男权意味、从一而终的意味。作为一个女性,我认为这对宋女士是不公平的,你会说,她愿意,但是我不愿意。如果我是个老头,娶了个少女为妻,那么我会在婚约中特别规定:我死后任由其改嫁,选择新的幸福云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杨振宁娶翁帆,老科学家再聪明,也不会自私到与那么年轻的妻子签这种合同!

当然了,所谓的国母,在国人眼里,仍然逃不出皇天后土的思维表象。一句话,国人的国母情结里难免搀杂了诸多的传统国后意向。值得庆幸的是,宋家二丫头的气质恰恰符合了那些标准:稳重、大方、成熟。国人很难接受赵飞燕、赵合德那样的角儿来充当国后的。而我们从国人偏爱杨开慧排斥江青的情绪里也可看出端倪来。
但是作为女性,我不知道宋女士这种气质是幸运还是不幸。简单来讲,孝庄皇后应是宋女士的一面镜子。问题是,国人在面对历史这张镜子的时候,经常得到一个模糊的意像。历史后来的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誓约的不道德性。寡妇门前事非多,对于国母来讲,似乎也难逃这一路径。1927年,年仅32岁,新寡才两年的宋女士在访问苏联期间遭遇了“桃色新闻”:《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宋女士已与陈友仁结婚。这一新闻让宋女士大病一场,而且不得不求助于家庭,让家人出面帮助澄清谣言,并随时准备掂起法律武器。

宋女士的气愤我能理解。当初孝庄皇后下嫁小叔子,阻力全部来自咱们汉人与汉文化嘛。不过我认为,那纸婚约应该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那纸表示忠诚的永远为夫妇的婚约,我认为宋女士的压力不至于这么大。更重要的是,谣言并非到此为止,相反,这仅是个开头,更大的谣言在后头呢。所有这一切,恐怕是两位理想家结婚时所没有想到的吧?

其次,我更关注宋女士在丈夫亡没之后的政治地位。我不知道,孙博士对妻子如何定位的,我只知道,他在临终前有国事遗言,家事遗言,致苏联遗言等。而宋女士在家事遗言中才有突出的地位:“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当然,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孙博士把儿子、女婿叫过来,告诉他们要“善待孙夫人”(这里我想补充的是,孙家确实善待夫人了。这一点,比蔡锷家人待小风仙要够意思多了。当然了,你会说小风仙没有名份。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宋家丫头的聪明之处,毕竟是喝过洋墨水的,二丫头与三丫头在结婚前,所嫁的男人都与前妻办过手续离过婚的)。

孙博士走了,留下了年轻的夫人。夫人还是个政治理想家,这导致夫人在以后的国民政府里,地位稍许有那么些尴尬。一句话,夫人只是夫人,不是政治继承人。特别是由于反对三丫头的婚事,反对妹妹嫁给老蒋那样的流氓,导致孙夫人与蒋的终身不合作态度。当然,导致他们交恶的,更多的是“主义”问题。夫人高举的是先生的新出炉的未待验证的“新三民主义”,特别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导致孙夫人向左走去,而老蒋高举先生的旧三民主义,向右走去,两个人就越来越远了。老将掌握着实权,而夫人掌握着身为孙夫人的绝高声望。但是声望绝不是实权的对手,更不是利益的对手,所以,夫人在与老蒋的较量中,就有些花拳绣腿的意味了,不时给对手一个好看,让对手脸上花花绿绿的,但从未能致对手于死地。但就凭这些花拳绣腿,也够老蒋受的,更关键的是,孙夫人向左走去,确切来讲,是向中共走去。夫人不折不扣的实现了夫君“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转型理想。只是不知道,她的夫君泉下有知的话,对于夫人对两口子的梦想的执行情况是否满意。

最后,作为孙夫人本人,我不知道她对于自己的一生是如何的评价,或者说,作为梦想家,她所有的梦想,包括她夫君的,是否已经实现。很遗憾,夫人竟然没有日记留下来。这使得我们很难走进她的内心,只能给她一些“她的眼睛与前额都焕发着内在的光辉”(外国人的评价)、“这是我们党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各族人民和广大妇女的骄傲”(邓颖超语)、“宋庆龄同志早年追随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被国际上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邓小平语)、“临终前又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本世纪伟大的女战士宋庆龄同志”(胡耀邦语)诸如此类等光辉而略显空洞的文字。



光辉之下还难掩苍凉。很简单,夫人奋斗了一辈子,梦想似乎离夫人越来越远了。仅举几例:1、夫人与夫君都喜欢养鸽子,但是广播里说养鸽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夫人吓得主动要求服务员把自己养的鸽子统统杀掉。当然最后没有执行,因为秘书替夫人想好了托词:鸽子象征和平,杀不得。2、夫人的父母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红卫兵认为,埋在那儿的都不是好人,就把坟墓给毁了,夫人父母的坟也遭此一劫。夫人气哭了,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竟保护不了自己父母的坟,可见理想与现实毕竟是有距离的。最后在恩来的帮助下,宋氏墓地重修了,夫人感叹一句:“祖宗总算有个地方蹲了。”夫人不知道,中国传统革命中,历来擅长挖祖坟的,据我所知,吴子胥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从此革命总要挖坟的,祖宗能有个蹲的地方,就不枉革命一辈子了。3、夫人的夫君,孙中山在南京的铜像,我们伟大的红卫兵,准备将其扁掉。夫人一听再次吓傻,最后还是恩来出的面,跟小将们解释,人家夫人从来没向老蒋低过头,人家宋家就出了夫人这么一个革命的,夫人年纪大,在国际上有影响云云。小将们挺不住老将的威吓,总算高抬贵手了,夫人好歹保住了老公的铜像,美人救英雄,加上陈炯明兵变那次,夫人救老公,至少两次了。4、夫人发型比较传统,小将们看不惯那玩艺儿,勒令夫人改作革命发型。我查不到资料,不知恩来是如何替夫人打圆场蒙混过关的。否则夫人梳个革命女将的头型,腰里也勒跟解放带,会把我们吓傻的。当然了,夫人还不能弹钢琴,也不能听西洋乐曲,那都是修正主义啦。5、夫人最后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间是1981年。众所周知,夫人没有多长时间了,早在1958年,夫人就想入党,可是党考虑她在党外作用更大。少奇同志说:“从现在的情况看,你暂时留在党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还大些。”到最后,夫人快要告别人世了,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中共中央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特批夫人为正式中共党员。当话了,说闲话的人比较多,有说她早就是国际的人了,有说她根本没有入党,临死前被人摆弄的。不过至少,真正能做到联共的,其实就夫人一个人,中山先生九泉之下,是欣慰还是苦恼呢?6、夫人不愿死后葬于中山陵,说是不愿分享中山先生的光辉,表示要与父母葬在一起。我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不陪自己的革命伴侣呢?当然了,夫人的娘有言在先,家人死后要葬在一起,但是天不遂人愿,目前,子女六个,仅夫人一人睡在了父母身边。

老人有遗憾,但是夫人有没有遗憾呢?真想窃听一下,夫人与夫君九泉之下的悄悄话:咱们的梦想在哪儿落户了呢?




BG4 CFH
2007-7-5 22:44#18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CHN02
上尉
Rank: 2Rank: 2



优秀会员   发帖银质奖章(发帖超100个)  
精华 0
积分 926
帖子 732

来自 上海市
状态 离线
掉陷阱了,累!



开心...拿到了!
2007-7-5 22:54#19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QQ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shenghui
车主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07年度发帖王   元老勋章   摄影大师勋章   贴图大师奖   优秀版主奖   发帖英雄   爱心奖章   发帖金质奖章(发帖超1000个)  
精华 34
积分 20360
帖子 7850

来自 上海卢湾
状态 离线
袁世凯:一个中国男人的失足

袁世凯称帝,很引我们公众的愤怒。我们现在的研究者,很多人以孙中山革命天然继承人的身份自任,所以,对于袁世凯当总统,感觉他是从我们手中窃的国,对于袁世凯称帝,更觉得自己也受了骗。众所周知,做皇帝之前,老袁曾向许多人包括他的亲信冯国璋等人表白过,自己没有称帝的打算。我们气愤的是:老袁这个老猾头,不但骗我们革命人民,居然连自己的亲信都骗。

我觉得在一点上,老袁有点冤,我认为,老袁一开始并没有称帝的意思。他曾向陈裕时表白过:“外头人说我要做皇帝,这个皇帝是最要不得的东西,不是清朝就在你们手里推翻了的吗?我是在全国国民宣誓忠诚下就职的,怎么能说我要做全国人民所推倒的玩艺呢?你是对历史研究很深的人,当然知道有史以来做皇帝的都没有什么结果…”。老袁对心腹爱将冯国璋的表白是:“我绝对无皇帝思想,袁家没有过60岁的人。我今年58岁,就做皇帝能有几年(说得真准,还几年呢,就做了83天)?况且皇帝传子。我的大儿子克定残废,二儿子克文假名士,三儿子克良土匪。哪一个能承继大业?你尽管放心”(唐德刚《袁氏当国》)。

看老袁的话,发现他倒挺明白的一个人,可是挺明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最后却一失足成千古笑谈了呢?
我觉得,坏就坏在老袁心里有“贼”,这“贼”就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小农特有的皇帝梦。陈胜吴广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刘邦说:“大丈夫生当如此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就连孙悟空都知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般人看到的,只是民间的造反意识,却看不到背后其实是“缺席者对于就席者的那种嫉恨” (李劼语)!更看不到这种嫉恨所导致的中国历史的惯性-所谓的革命与起义,其终极意义只是朝代的更迭!

对比一下邻国日本人,则发现他们胸中坦然,心中无“贼” 。2004年3月17日的《读书时报》第八版,载有赵冬苓的一篇文章《和森村诚一聊战争与和平》,其中有一个细节,森村诚一两眼放光地评价中国:“我非常喜欢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历史,简直太喜欢了。中国历史比日本的精彩,里面有许多很民主的东西。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当皇帝-你能设想随便什么人当天皇吗”?森村诚一说得对,日本历史上,幕府将军们多厉害啊,可是他们为什么就没有取天皇而代之呢?相反,我们中国特色的民主专制制度下,任何一个农夫都可以在心里做贼—当皇帝。袁世凯有此心贼,只是原先的他并不明白,或者说感觉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贼心才有所膨胀,而里里外外的亲信与所谓的国情又加速发酵了他的贼心,就别说“各省公民请愿团”、“军警请愿团”、“商会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孔社请愿团”、“女子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的起哄了,就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古德诺都写了一篇题名为《共和与君主论》的文章,登载在美国的《亚细亚日报》上,强调中国人只宜“君主立宪”的。当然,傻乎乎的古德诺是针对拉丁美洲当时的状况特别是针对墨西哥的教训而言的,众所周知,墨西哥也建立了共和,可共和的缔造者迪亚斯独裁了30年(1876至1910),共和不共和,帝制不帝制,非驴非马的,结果,他去世之后,由于没有法定继承人,反而让墨西哥出现了长期的战乱。按唐德刚先生分析,古德诺的意思是:既然历史条件与国情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走什么“共和”,还不如干脆称帝算了,这样有了稳定的接班人,国家也不至于动乱。依我看,古教授很有些稳定压倒一切的意思。傻子遇上了傻子,他的话,可能催化了老袁的那颗贼胆,于是我们看到的最终结果是,袁世凯傻乎乎的表示:“如果全国老百姓一定要我做皇帝,我就做。”

一般人看到的,是袁世凯的厚脸皮,而我看到的,则是一个老头子的可怜!中国哲言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破心贼,谈何容易啊。能做到这一点的,世上没几个人啊。哲学家有一个,元代的理学家许衡,和友人们路过一处无人看管的梨园,大家都摘着吃,只有许衡没有动手,说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梨虽无主,吾心有主”。中国出世的高僧们,也能做到,有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半夜借宿寺中,主持领她走进一房间,她问“门上缘何无锁”,主持回答“门上无锁心中有锁”。政治家也有一个,就是美国的华盛顿。心中无贼,或者说心中有锁,外人再起哄,我心有主。 可叹袁世凯修养不到,而且,一个梨子,一个女人,跟一个皇位的份量也不一样啊。假设许衡面对的是无人就座的皇位,倒不见得还能保持住我心有主的从容。假设一个僧人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女人而是全天下女人任有我挑的盛宴,也不见得还能操持住我心有锁的风度。再说了,朱元璋不是曾经为僧么?而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永远结不出华盛顿这样的果子,中国政治家,更没有此等修养,有的只是司马昭之心。历史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海派学者李劼才会说:孙中山这尊雕像的意义在于仅仅制止人们搞穿龙袍、戴皇冠、登基大典之类的复辟形式,却并不能阻挡不穿龙袍的皇帝君临中国!

可惜了,袁世凯缺少李劼的智商,他就不明白,在中国,不穿龙袍,照样是皇帝。巴巴的搞小女人扶正的游戏,这丑可就丢大了,小样儿嘛!从这方面来讲,老袁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不过最惨的是那个古教授,1914年,他刚刚被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聘为校长,声誉正隆,名声甚至在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之上,共和党曾有意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与威尔逊较量一番,但是却因了助袁世凯称帝这一臭招而身败名裂。当然,与他同时臭的,还有一个中国的杨度,据说老袁临死前,连喊三声“杨度误我”(至于为什么喊三声而不喊四声,我就不得而知了。好象宗泽在临死前也是连喊三声“渡河”呢,事不过三,估计是三比较吉利吧,否则国父为什么不多不少的发明一个“三民主义”而不是“四民主义”或“二民主义”呢?)。杨度听了之后,跟死去的老袁辩论开了,他给老袁送的挽联如下:“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老袁没有机会与杨度辩论了,但是老袁这一失足,好歹拖了古德诺与杨度做垫背的—自己一个人臭还不过瘾,大家同臭!以至于直到今天,大家一听这俩人的名字还直想掩鼻子。由此给我们后人一个深刻教训,给政治家炮制理论时,悠着点,否则一不小心,就跟这些臭主子一块儿失足了,那多冤哪!
三糊涂 发表于:2006-9-1 0:18:00




BG4 CFH
2007-7-5 22:57#20
查看资料  访问主页  文集  发短消息  ICQ 状态  查看此人留言 顶部
 23  1/2  1  2  >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21 14:48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JCC吉普俱乐部 - WAP